!!!!第二十四章赞扬扶颅孝养德探寻异域塔舟秘
本章主要讲黄王一行在公孙国考察后,得知与该国邻近的扶颅国不仅重视国民的德性教育,人人都有孝养之德,而且国内君民亲近,和融共处,团结合作,剿灭了一支从华夏逃到该国的蚩尤余孽后,就带了天姥、应龙、苍颉、赤将子舆、大封、祝融、后土、屠龙专程到扶颅国考察,受到了该国一个村子村民们的热情接待,黄王一行住在该村村长家中三四天,从头到尾亲眼目睹了该村中一位年满三百岁的长者去世后的葬礼及村中男女老少尊老爱幼、赡养老人的良好风尚。在会见扶颅国君后,黄王甚赞该国剿灭蚩尤余孽之功和国人的孝养之德,亲自为该国题写了《孝养国》国名。之后,黄王一行巡视了不死国的金字塔,进入了该国最大的一座金字塔内,探寻了该国金字塔及其祖先陵墓中奥秘,并在该国海边遇到宛渠国商人,他们登上这些商人乘坐的波轮舟,领略了异国高超的造船技术。欲知详情,请看本书Vip第七十八、七十九、八十回。25807
公孙轩辕TXT下载]
正文 第七十八回 黄王题写《孝养国》
!!!!第七十八回黄王题写《孝养国》
大封转一个话题问道:“贵国周围的邻国除了女子国外还有那些国家呢?”
坐在他身边的那位官员说:”敝国北面的邻国有长股国,亦叫长脚国;长股国过去是长臂国;西面是扶颅国,南面是不死国。这些国家都频临大海。”
赤将子舆问:“那长股国和长臂国的人长得怎么样?”
那官员说:“长股国的人身长在四丈左右,其身体上半截与你们华夏人差不多,唯独长了一双长脚,其脚大约在三丈以外。”
赤将子舆说:“那他们住的脚房子一定很高,睡的床铺也一定很长。”
那官员说:“是的。至于那长臂国的人正好与长股国的人相反,他们的脚和你们华夏人差不多,只是上身特别长,其两只手离其两肩约有三丈。”
大封说:“那这两国的人互相配合起来做事就可以扬长避短了。”
那官员说:“是的,长股国的人下海捕鱼就是和长臂国的人一起合作,长股国的人站在海中,长臂国的人骑在长股国人的脖子上,用手来摸鱼就行了。”
苍颉问道:“那扶颅国和不死国的人怎么样?”
公孙国君说:“扶颅国的人寿命也较长,该国之人都可以活三百岁,但不会超过三百岁,他们一到三百岁就会死去,该国的人下葬不用棺木,用一种香草铺在尸体下、再用灵芝覆盖在尸身上,其骨骸少则两三日,多则四五日就会化尽。该国人对父母都很孝,他们在父母生前竭力孝养,父母死后,做子女的就滴水不沾,不食一口东西,轮流守在死者头前,用双手捧着死者的头颅哀悼,直到死者之骨全部化为尘埃,方可离开,开始饮食。之后,用木头刻一个肖像供在家中,朝夕侍奉。凡是有能力采办到的山珍海味,总要取来作祭品,每年春秋都要诚敬祭祀。就是君主宫中也有一个大池养了虬龙,到祭祀时,杀之敬献父母灵前。”
黄王说:“看来那扶颅国的国名就是这麽来的,该国人对父母确实孝敬,但该国人的寿命虽长,比起贵国人的寿命来可短多了,不知国君陛下今年高寿?”
公孙国君说:“鄙人今年虚度四千岁。”
黄王一行人惊叹不已,天姥说:“国君陛下真是保养有方啊,高寿四千,还鬓毛未衰,看来国君陛下可以创贵国人寿的最高纪录,突破五千岁了。”
公孙国君说:“那就托圣天子驾临敝国的鸿福了!”
黄王又问道:“那不死国的情况呢?”
公孙国君说:“不死国的人认为人为万物之灵,决不会像那样死去,只有短眠和长眠之分。而该国的历代君主都长眠在其形四方,下广上尖,高约四五十丈,底面广约六七十丈的‘金’字塔内。”
黄王问道:“近来,贵国和邻国的安全状况如何?有没有外人入侵来兴风作浪?”
公孙国君说:“敝国和女子国、长股国、长臂国、扶颅国、不死国等邻国都建立了友好睦邻关系和安全互保条约。其它国家都没出现乱情,倒是扶颅国前响来了一群恶人,据说是从华夏跑过来的,他们一进扶颅国就烧杀抢掠,好在扶颅国君是武夫出身,一身武艺了得,等鄙人闻信,即命一将军带兵前去支援时,那国君已带领军民将其一举歼灭了。”
黄王说:“这是蚩尤八十一个首领下属的一个分支,没想到,他们跑得这麽快,好在被扶颅国君消灭了。明天,我们一行就先去瞻仰先祖的故居,参观其遗物。然后,我们就到扶颅国和不死国去看看。苍爱卿,你就把长股国和长臂国的情况记下来。”
第二天,黄王一行在公孙国君的陪同下,来到他始祖公孙国王的故居和纪念馆参观了先祖公孙氏的遗跡,並在先祖遗跡前凭吊了半晌,然后,他率领天姥等七人告别公孙国国君,纵身一跃,升入空中,他们八人在空中向公孙国君挥手再见后,就离开了公孙国,再向西面前进。公孙国君为了表达对华夏上国的亲善和对轩辕天子的崇敬,就在轩辕黃王离开后,将国名改为轩辕国,並在公孙国王纪念馆旁边增建了轩辕天子的纪念馆,将公孙国王的诞生地作为轩辕天子祖先的出生地,让国宾和臣民前来参观瞻仰。
当天,黄王一行就降落在扶颅国的一个村子中,村里的人见空中一下子下来九个有高有矮、有胖有瘦、有黄有白、有红有青的人,甚是稀奇,也大为吃惊,大封是第一个下来的,他一落地就对围观的人群说:”你们不用怕,我们是陪华夏国的公孙黄王专程来贵国考察的,你们中间谁是首领?”
一个年长的男子站出来说:“原来是华夏上国的天子驾临敝国,本村长代表全村人热烈欢迎华夏贵宾的光临。”
大封就把他引到黄王面前说:“这位就是我们的陛下公孙黄王。”
那村长立即带头跪拜说:“华夏圣天子在上,请受敝国村民们一拜!”
顿时,全村男女老少都跪拜下去,黄王很温和地对大家说:“大家免礼,都快起来吧!”
那村长起身后就带黄王一行到自己家中,这村长家中人多,院子很大,他安排黄王一行在他家的客厅坐定后,他的夫人立即带领女儿、媳妇端茶倒水,捧上点心果品,热情接待贵客。村长问道:“华夏上国离敝国有数万里,圣天子一行都是从空中飞过来的吗?”
黄王说:“不全是,我们大部分时间是乘龙而行,到了西方各国,我们才自个飞升而行。”
那村长惊叹说:“你们还有龙可乘,真是华夏神州,神人之国啊!”
黄王说:“寡人一行在公孙国听说贵国国君最近带领军民歼灭了一支从华夏跑来的贼寇,特来了解此战的情况,此外,听说贵国人不仅寿长,而且孝顺,故特来考察。”
那村长说:“此话不假。”
于是,他就把那贼寇到该村作乱及村民们自卫,抗击贼寇,国君亲自带兵包围贼寇,将贼寇一举消灭的情况和国内人的生活习惯、脾气秉性、生死寿夭、丧葬风俗等作了详细介绍。大封问道:“那伙贼寇有多少人?”
那村长说:“战后,我们清点尸体,整整有三百人。”
黄王说:“没想到,竟有三百人逃亡到贵国来作乱,他们跑的速度真快啊!好在贵国军民的素养高,贵国君的武艺又好,一举将他们歼灭了,真是可喜可贺,可敬可佩啊!”
苍颉问道:“村长今年高寿?”
那村长说:“草民今年虚度二百八十岁,离死期只有二十年了。”
苍颉问道:“村长家中有多少人?”
那村长说:“大大小小、男男女女一共八十人。”
赤将子舆问道:“这八十人都住在这院子里吗?”
村长点点头,屠龙说:“难怪你家的院子要建这麽大。你们村上有多少人呢?”
那村长说:“我们村共有二十户人家,一千三百二十六个人。”
他夫人听了立即出来纠正说:“不对,只有一千三百二十五人了。”
那村长说:“啊!我忘了,村西头一位长辈又去世了。”
黄王问:“是什麽时候去世的?死者是男的,还是女的?”
村长说:“是男的,他今天清晨满三百岁,老天爷就他归天了。”
黄王说:“那寡人这次就要在你们村多待几天,亲眼目睹一下贵国一位三百岁的普通老人的葬礼。贵村有宾馆吗?”
那村长说:“没有,我家中的院子大,房屋多,就请圣天子一行住在我家吧,只是我家的住宿条件不好,要委屈你们了。”
黄王说:“行,这就要给贵府增添许多麻烦了。”
村长夫人说:“圣天子一行光临敝村,入住寒舍,是草民全家的无上荣光,我们请都请不来呢,怎能说是麻烦呢!”
就这样,黄王一行就在村长家中住了下来。当晚,黄王一行就在村长陪同下到村西那户人家吊唁,果然见那家人全部跪在死者周围痛哭着,死者安详地躺在用香草铺好的木板上,上面盖满了灵芝,一个男子跪在死者的头前,扶着死者的头颅在伤心地痛哭。黄王一行向死者祭拜后,回到村长家中歇宿。过了三天,那死者的尸骨真的全部化尽。他家里的人用木头雕刻了他的遗像放在家中时时祭念。就在黄王一行准备告别村长一家和全体村民时,村长说:”圣天子且慢动身,敝国国君快要到了!”
黄王吃惊地说:“贵国国君怎么知道寡人来了呢?”
那村长说:“圣天子到了敝村,草民作为一村之长,不能不向国君禀报啊!不然,草民今后怎么向国君交代呢!所以,草民让长子到国都向国君报告了!”
黄王说:“那寡人就谢谢村长的美意了。”
这时,扶颅国君到达村头,村里的人齐去迎驾,那国君叫大家起身后直奔村长家,他和随行的官员一到村长家门口,就跪拜说:“进华夏圣天子在上,鄙人不知圣天子大驾光临敝国,不曾亲自迎接,望圣天子多多恕罪!”
黄王见该国君身材魁伟、脸面方大、肤色白红、额头很高,虬髯虎须、臂长拳大,一派武士气派,立即上前扶起那国君说:“大家免礼,都起来吧!”
那村长等国君起身后,就把黄王和国君等人引进客厅,让黄王和国君面南坐在正中,天姥等八人坐一排,扶颅国大臣们坐一排,黄王把天姥等人一一向那国君作了介绍,那国君则把随行来的大臣向黄王作了介绍。双方寒暄一阵后,那国君邀黄王一行去国都巡视,黄王以出来时间紧,要巡视的国家多为由,婉拒了那国君的邀请。他对那国君说:“这次寡人奉天帝之命,巡视四海八荒,清剿蚩尤余孽,在公孙国听说贵国君带领军民一举围歼了三百名蚩尤的余孽贼寇,尤为高兴,公孙国君说贵国的德教甚好,国人待人热忱谦逊,事亲至诚至孝,就直接到贵国来了,这次在这村中住了几日,体会到贵国人事亲之孝,待人之谦,绝无虚伪,这都是国君陛下教育的结果啊!”
那国君谦虚地说:“圣天子过奖了,这都是敝国先祖创立的传统,鄙人只是谨遵祖训,依传统办事罢了。”
黄王说:“不过,寡人对贵国的国名有个看法,扶颅二字虽然贴合实际,但不甚雅观。”
那国君说:“那就请圣天子给敝国改个国名,并请圣天子亲笔为敝国书写国名。”
黄王说:“好!寡人就称贵国为‘孝养国’。”
那国君和众臣一齐鼓掌,村长立即拿出纸笔来请黄王题写国名,黄王当即挥毫写了“孝养国”三字。25807
公孙轩辕TXT下载]
正文 第七十九回 探寻金字塔奥秘
!!!!第七十九回探寻金字塔奥秘
黄王题写好孝养国的国名后,就告别那国君、众臣、村长和村民,带领天姥等七人纵身一跃,升到空中,他们朝下挥挥手,说声“再见!”就向不死国方向飞去。这扶颅国君和众臣一直抬头看着,目送黄王一行消失在南面的天边。他深深地感叹说:“华夏圣天子和众大臣真是天纵圣人,一个个都是神人在世,神术在身!华夏之地不愧为天下神州,令人向往啊!”
当下,他也告别那村长和村民,率领众大臣回国都。第二天上朝,他对众大臣宣布了华夏圣天子一行驾临和嘉奖国民的事,正式宣布将国名改为孝养国,命国相行文,将更改国名之事通告全国和各友好邻国,并要一大臣将孝养国三字制成一块匾额送给那村长,以嘉奖村长盛情接待华夏圣天子之功,并将此村封为孝养国的东门户。
再说黄王一行飞到不死国上空,他们先在空中转了一圈,见下面果然有多处金字形的小山,就降落下去考察。到了地上一看原来这些小山都是用一块块的大石头垒砌而成的,大封说:“看来这些小山就是公孙国君说的不死国君主死后的陵墓了。”
黄王目测其中最大的一座高达四十四丈,仔细观察,发现此山是用一块块磨得很平整的正方形石头叠砌起来的,他用随身带的轩辕剑剑刃来Сhā一层的缝隙,可怎么也Сhā不进,便深叹此山叠砌技术之高。于是,他带领天姥等七人沿着这山的底部转了一圈,他边走边测算,发现此山的基座是一个正方形,每边长六十九丈多,绕这山走一圈,竟走了两里路。走到这大金字山的北侧离地面近四丈高处,黄王他们发现有一个用四块巨石砌成的三角形出入口。天姥说:“这个砌山人真能干啊!他在离地四丈高的地方用四块巨石砌一个出入口,一般的人没有梯子就休想进入此山中,他用这三角形砌洞口,用得很巧妙,因为他如果不用三角形而用四块巨石砌成四边形的话,上面那四十丈高的巨石所形成的巨大压力将会把这个出入口压塌。而用这三角形,就使那巨大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开了。此外,他砌这金字形的山,不用任何泥浆粘接,就是用磨得很平整的大石块叠砌,其缝连剑刃都Сhā不进,他把这山地底部砌成正方形,一层层地向上叠加,一块压住一块,十分稳固,就是遇上大风强震,也吹不倒,震不垮。还有这四面形成四个倾斜的大三角形,四条棱线斜交于顶点,好比太阳的光辉四射,普照大地,而它的高与边长之比正合零点六一八的自然之数,所以从四面看,它都显得很匀称,很有美。”
黄王说:“想不到在这八荒分之野,竟有如此能人。那我们不妨进洞去看看。”
于是,黄王带头,飞身跳入洞口,天姥、苍颉、赤将子舆、应龙、大封、后土、祝融、屠龙一次跃入洞口,进入洞口,是一条同样用大石块砌成三角形的通道,人要过这通道,不能直立行走,只能俯伏爬行。通道内一团漆黑,好在应龙念动神咒,将他的眼睛复原成龙眼,就像两颗夜明珠把通道照得雪亮。黄王大约爬了二十丈,来到一个高达三丈、长宽各二十丈的正方形洞中,他立起身,等应龙等人爬到这洞中后,他发现脚下洞的中央有两块大石板,每块大石板上各有一个铜把手。他就用神力将这把手一拉,顿时,石板底下射出一道道金光,石板下面原来是一个深四丈、长宽各二十丈的正方形深洞,在洞的中央放着两具棺木,棺木四周陈列着许多雕像,堆放着无数金银珠宝。于是,他带头纵身跳到洞底,天姥、应龙等也一一跳下,他们八人先围着两具棺木转了一圈,天姥仔细看过棺木后以断定的口气对黄王说:“依臣看,这肯定是这不死国开国君主夫妇俩的棺木。”
黄王说:“寡人也这麽认为,你们看,除了在这棺木四周安放了男男女女的玉雕像、石雕像和木雕像及各种金银首饰、餐饮用具外,四周洞壁上还绘制了许多壁画,画中的主要人物看来就是该国的君王和王后,其余就是他们的子女、大臣和侍卫、宫女了。苍爱卿,汝看那壁画上的字都是些什麽字?”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