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罗德文的手机响了,他按电话,听了一下就笑了起来,朝着赵卓问道:“老崔刚从白城那边出差回来,听说你在会所补画的事情,急着想见识一下,听说你跟我在一起,问你什么时候有空?”
“那明天早上吧。”赵卓想了想说道,现在还要回协会一趟,下午又有空,估计今天去博物馆是来不及了。
反正这补画如今已是在淮海市的古玩界里传开了,也不用在这上面低调,而且崔师哥对自己这么好,去露一手倒也没什么。
晚上,赵卓轻车熟驾的来到景瑶所在的小区,敲开了她家的门。
景瑶将门打开后,把赵卓迎了进来,指着茶几上放着的一叠书道:“今天晚上要学习的东西就在这里,你先全部看一遍,有问题再问我。”
赵卓点点头,鼻子忍不住动了动,景瑶刚洗过头发的发香味虽然很淡,但是对于敏感的嗅觉而言,却显得十分浓烈。
他坐在沙发上,不自觉的想起第一次来景瑶家的情景,那天似乎也和今天的时间差不多,一想起这个,眼睛便下意识的瞄了瞄景瑶。
景瑶正坐在餐桌旁,整理着碗筷,显然刚吃过饭没多久,此时她穿着一身居家的便装,头发很自然的披下来,似乎是没有刻意打扮的原因,看起来少了几分冷艳。
那衣服显得有些宽大而,看不到那玲珑的曲线,但是偏偏这样却又给人一种别样的诱惑,尤其是一弯腰的时候,丰满的臀部显得特别的明显。
赵卓连忙转过头来,不敢再看下去,心里却象敲着小鼓一样,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浮现起那天晚上透过朦胧窗帘见到过的那副画面。
“喝茶吗?”景瑶的声音把赵卓拉回到现实中来,赵卓连忙吸了口气,说了声不要,摆摆脑袋把杂念给抛开,然后开始翻起书来。
桌上的书每一本都很厚,上面图文并茂,除了玉器的基本知识介绍外,大部分都是根据图上的玉器进行说明,即浅显易懂,又将丰富的知识融会其中。
赵卓一页一页的翻看着,眼睛就象照相机一样将这些图片影射到大脑深处。
见到赵卓不停的翻着,而不是仔细的每页每页阅读,景瑶不由蹙起眉头,她的时间也颇为宝贵,这些书也都是多年淘来的珍本,不是什么地方都能买到的,见到赵卓如此吊儿郎当的态度,不由心里有气,没好气的道:“你就是这样看书的?这样能够记住吗?”
“还好吧。”赵卓此时正处于记忆状态,也没听出景瑶的口气,一边翻书记忆,一边随口答道。
景瑶听得更有些生气,听赵卓这意思,似乎翻一下就能记下来。她又哪里会信这种话,虽然很多神童级的人物都自称过目不忘,甚至一些人还专门建培训学校来培养过目不忘的人才,然而若世上真有过目不忘的人,那他的知识量又该是何等的丰富,绝对不会在一个小小的淮海市大学里读书。
于是,景瑶便坐下来,语重心长的说道:“赵卓,鉴宝大会可不是开玩笑的,它不仅是一场牵涉金钱的赌局,同样也关系到一个鉴定师的名气。或许对我而言,你没有战胜慕容寻,金山河的纠缠对我是个困扰,但是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失败了,你在中天会所里辛苦得来的名气也会一落千丈。”
赵卓抬起头来,苦笑道:“景小姐,我是真的看了就能记住。”
见到赵卓还死鸭子嘴硬,景瑶不由摇了摇头,随手拿起一本他翻过放在一旁的玉器书来,随手翻了一页道:“这本《古玉奇珍》第15页上写的是什么?”
赵卓微微沉吟一下,便道:“第15页讲的是三代的玉器,‘盖三代玉器,非徒式样古雅,即做工亦甚精奇。其花纹之极细者,有如毫发。今人见之,未有不惊为鬼斧神工。据《珍玩续考》所述,谓此……”
景瑶本是随口一问,心想赵卓答不出来便好教育他认真学习,才能在鉴定大会上有胜算,但是没想到,这家伙所答出来的居然和15页上的一字不差。
不过,这也有可能是他早就读过这本书,并且记了下来。
景瑶拿起另外一本书全是图的书来,翻到中间的位置道:“这本《古今玉鉴第72页上所写的是什么?”
赵卓稍稍一思索后,便答道:“72页分为图文两部分,图乃是宋朝传世宫廷铭刻玉器中的精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玉子’,图下是文字描述,此玉系八角管状,高仅5.9厘米,宽1.5厘米,中穿孔,便于系佩,阴勒双钩经名、经文、译者、纪年、作坊等16行,292字,其字比芝麻粒还小,笔道比丝还细……”
景瑶听得小嘴微微张起,赵卓所说的和书上72页上所写的真的是一模一样。
她脸上浮出几分苦涩来,怎么都觉得这事情太过玄乎,而且根本就是难以置信,对,就算有人真能过目不忘,但是这么询问每本书几页,页面上写什么,真能这么快就答出来吗?
景瑶立刻又拿起另外的书,翻开一本,便开始询问,然而,她无法接受的事情却成为事实一样的摆在了面前,无论问什么,就算问第几页第几行第几个字,赵卓只要稍稍一思索,便能够迅速的做出解答。
景瑶一时间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她出身大家,从小家教严格,很小的时候便开始钻研古书,所涉及的知识异常广泛,正因为这样才能够以如此年纪成为罕见的国家一级玉器鉴定师。
她也自认为自己记忆力十分厉害,这些书熟读一两遍后,便能够记得十分清楚,但是要想赵卓这样翻一翻,便能够记清楚几页几行几个字,却又有着很大的差距。
第十八章 震惊
更新时间2011-3-23 0:25:08 字数:2860
赵卓也不是故意显摆,不过如果不把这种能力展示出来,景瑶估计会认为自己根本无心学习。
看着景瑶发呆的样子,赵卓忍不住咳嗽了一声道:“怎么,你还不信?”
景瑶回过神来,走到另一个房间里,拿了一本比较古书出来,递给赵卓道:“这是宋代的一本孤本小册《玉鉴》,你如果翻过这本还能记得住,那我就相信你真的有过目不忘的能力。”
赵卓拿起小册子,一页一页的翻过去,景瑶认真的盯着他的一举一动,直到他关上小册子后,也没有发现有任何异常,见到他把书递过来,蹙起眉问道:“真……记住了?”
“恩,你随便考吧。”赵卓微微笑道。
景瑶也不多说,翻开一页,便询问起来,结果可想而知,赵卓是有问必答,好象那本书已经刻在脑袋里一样。
景瑶问完话后,只觉得有点口干舌燥,倒了杯水喝下来,难以置信的看着赵卓,良久之后才道:“要是我猜得没错的话,你考取四项初级鉴定师资格是有所保留的吧?”
“保留了一点。”赵卓呵呵笑道。
景瑶苦笑道:“也难怪,有着过目不忘的能力,等于将所看过的书全都记在脑袋里,就算没有摸过实物,也能根据各种知识衡量之后得出结论,想要过初级鉴定师考试简直就是易如反掌。不过我所好奇的是,你有这么好的天赋,大可考取更好的学校,甚至留学深造,日后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很大成就的学者。”
赵卓微微一笑道:“我没有那么大的志向。”
景瑶不由好奇道:“那你的志向是什么?”
赵卓平静的说道:“我只想做一个普通人,并且保护好我身边的人。”
“就这样,那不是有些浪费这天赋了吗?或许世上再没有第二个人有着这样的天赋呢。”景瑶不解道。
赵卓微微一笑道:“不浪费,因为世上最重要的就是我身边的人,我的家人,我的朋友,唯有为了他们,我的能力才有存在的意义。”
景瑶听得一怔,眼前这个男子虽然长得普普通通,但是这从容的态度,镇定的神情和那平凡话语里所包含的深邃真理却让人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他明明有着过人的能力,却不愿意展现出来,唯有为了保护家人和朋友时才会挺身而出。
事实也不正是如此吗?如果没有和他认识,自己哪里知道他有着过目不忘的奇能,如果他不是为了保护自己,又怎么会同意金山河来参加鉴宝大会呢?
景瑶的内心深处涌起一股感动来,她将小册子合上,说道:“看来这点书是没办法满足你了,到我的书房来吧。”
景瑶家的两室一厅,一间是卧室,另一间推开门来,只见里面摆放着好几个大书柜,柜子上面全是满满的书籍,数以百计,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图书馆。
景瑶含笑道:“这里是我这些年来收集来各种书籍,其中大部分都是和玉器有关的,如果你能够把这些全都记下来,再进行一些实际上的鉴定,应该会对这次鉴定大会大有帮助。”
“这些……太珍贵了。”赵卓连忙摆摆手,如此大数量的书都是景瑶的心血,虽然对一个鉴定师而言,实地鉴定所得来的经验更重要,但是这些收集起来的书却是一切的基础,如果自己把这些全都看光,那确实太占景瑶的便宜了。
景瑶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说道:“书存在的意义便是将记载的知识传播下去,而对于我来说,如果有需要的人,那么这些书也应该为他们所用。而且,如果你在鉴定大会上失败,对我而言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呢。”
赵卓便点点头,说道:“景小姐你放心,我对战胜慕容寻还是有把握的。”
景瑶看着他说道:“我知道你有信心,不过可不要小看鉴宝大会,因为大会是采取抽签制,说不定你在还没有遇到慕容寻之前就被打败了。而且,慕容寻也是职业鉴定师。”
“什么,他也是职业鉴定师?”赵卓有点吃惊道。
景瑶颔首道:“淮海市的职业鉴定师虽然厉害,但是作为广省省会的广市里,却更是藏龙卧虎,我听说这个慕容寻有着一个二级,两个三级鉴定师资格证书,虽然书画是二级,玉器鉴定是三级,但是听说他已经具备了考过二级玉器鉴定师的资格。”
赵卓也正视起来,的确,如果靠着墨灵,他要战胜慕容寻应该不难,但是如果老是依赖墨灵也不是件好事,他也要有着自己的进步,如今有机会学习,那就一定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诺大的房里被书柜占得满满的,仅剩下一小片地方供二人坐下来,赵卓首先看的便是关于晚清及民国时期的玉器知识,毕竟对于这些他是最需要恶补的,墨灵也对这些充满了兴趣。
一边看着,赵卓便一边询问些知识,景瑶自然是有问必答,不过有时候也被问到一些比较刁钻的问题,她也不由得翻起书来寻找起来。
而在讨论过程中,景瑶也不由得暗暗吃惊,对赵卓刮目相看,因为赵卓的知识含量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无论讨论起什么话题都是侃侃而谈。
景瑶虽然是一级玉器鉴定师,但是对各个朝代的玉器也有着擅长和不擅长的地方,毕竟中华文明渊源宏大,很多技艺和知识到现在而言已经失传了。
然而赵卓却不一样,无论谈起哪个朝代哪种玉石,各种工艺居然都象亲眼见到过一样似的,简直就是全才。
景瑶看着这个翻书飞快的男子,心里的震惊是一波接着一波的,从小她就是在一片称赞声中长大,所以也养成了极高的眼界,向来瞧不起同龄的男子。
然而,眼前这个年纪比自己还小的男子,让景瑶有生以来第一次有种佩服的感觉。
只是景瑶并不知道,赵卓提出的很多问题和那侃侃而谈的话其实大部分都是出自墨灵之口,虽然如此,但下定决心要培养自己能力的赵卓,将无数的记忆强行印在脑海中,其掌握的知识量也在突飞猛进着。
没过多久,二人开始为了一个问题争吵起来,因为站在不同流派的立场上,持的观点自然不一样。
景瑶想了想,便拿了个小梯子,准备去翻书柜最上面的书。
就在她刚走到梯子上面的时候,突然周围陷入一片漆黑之中,景瑶不由自主的一晃,一下子就从梯子上跌了下来。
自从脱胎换骨之后,赵卓的五感比起吸取灵气时更进一步,虽然突然一下子电灯灭了,但是他的眼睛很快适应了黑暗,见到景瑶尖叫一声摔下来,连忙纵身而起,将她一把拦腰抱住。
感觉被人抱住,景瑶下意识的伸手勾住了赵卓的脖子,使劲喘了几口气。
景瑶身上的衣服非常的柔软,很轻易的透过触感就能感觉到她柔嫩的皮肤。在黑暗中抱着她,耳边听着她急喘的呼吸中,赵卓只觉得有点口干舌燥。
景瑶也觉得耳根子有点烫烫的,想想遇到赵卓后,不仅酒后的丑态被他看见了,连洗澡也被他看见过,虽然是隔了一层窗帘,但是那也够尴尬的,到白城去又不停的有身体接触,如今可好,居然还抱在了一起。
景瑶平日里再镇定,如今也有点尴尬,连忙把手收了回来,叫道:“还不快把我放下来!”
赵卓这才回过神来,忙将景瑶放下,就在这时,屋子里突然传来一阵“轰隆”的爆炸声响,整个房子似乎都抖了一抖。
景瑶大吃了一惊道:“怎么回事,是什么爆炸了吗?”
赵卓连忙拉着她走到了客厅里,只见滚滚的浓烟从门口的缝隙中朝屋子里涌来,黑漆漆的遮着视线,虽然客厅里的窗户大开着,但是烟尘的数量却十分巨大,很快就占据了半个屋子。
“不好,是火灾!”赵卓豁地吃了一惊,看这个情形,门外的通道里恐怕全都是浓烟,但是要是不走楼梯就根本没有其他地方可以逃生,因为景瑶的家可是五层楼呢。
他立刻到卫生间拿了两条毛巾沾湿,一条递给了景瑶,然后说道:“你站到靠窗户的位置,我去门外看一看。”
“小心点。”景瑶连忙叮嘱道。
赵卓点点头,走到门口,将门一打开,视线豁然被浓浓的烟尘所笼罩,根本没办法睁开眼睛,而且那烟尘还带着一些火星子似的,蛰人般的痛。
第十九章 白城来客(上)
更新时间2011-3-23 8:42:53 字数:1597
墨灵飞到走廊里,又立刻转了回来,焦急的叫道:“大哥哥,不好了,前后两间房都烧了起来,过道上全是火和浓烟,根本过不去。”
赵卓暗道不好,景瑶所在的小区已经比较老了,是两梯六户的格局,景瑶所在的这个房间恰好位于几个房间的中间。
他不由关上门走回来,朝着景瑶问道:“旁边两个房间都是火,恐怕过不去,那里面究竟住的什么人?”
景瑶听得一愣道:“没住人,好象听说是被租来做仓库什么的,我就是因为这一层清净所以才把这里买下的。那现在该怎么办?”
赵卓朝楼下望了望,发现大楼里不少人都逃了下来,还有人在拨打着电话,院落里不时传来小孩的啼哭声。
“必须要找方法逃出去,万一旁边再发生爆炸,墙跨了就麻烦了。”赵卓皱起眉头,在屋子里有窗户的地方都看了看,待来到厨房的时候,他豁然看到窗户外便是一条粗大的白色水管。
顺着水管下去大概两层楼的地方便上一个小平台,赵卓大喜过望的道:“有办法了,我爬着水管下去,你从上面跳下来,我接着就好了。”
“恩。”景瑶此时也没了办法,谁知道旁边房间里放着什么危险物品,万一真爆炸了,那可就小命不保呢,若要她爬水管那也没有办法呢。
赵卓深吸了口气,爬上窗户,很轻松的就抓住了水管,然后一步步的朝着下面爬去,此时屋子里的烟尘更加的浓烈,直朝着厨房里逼来。
赵卓跳到小平台上,便大声叫道:“我到了,你跳吧。”
景瑶小心翼翼的爬到窗户上,小手都有些颤抖,她紧咬着牙关,看着展开双臂,眼神充满着鼓励的赵卓,终于一下子跳了下去。
对于景瑶来说,这着实是个艰难的决定,她一向十分理性,从来不做冒险的事情,然而这个时候却似乎由不得她选择。
终于,景瑶纵身一跃,跳了下去,在短暂的失重之后迎接她的便是赵卓强有力的胳膊。
“太好了,终于脱困了。”赵卓松了口气,将她放了下来,然后开始和其他人一起帮助楼里的人逃生。
经过火灾这么一折腾,这天的补习课也就此为止,幸亏消防队员及时赶到,景瑶的书房并没有受到影响,于是约定好第二天晚上继续学习。
第二天早上,赵卓和罗德文一起前往了市博物馆。
走进崔世烟的办公室,里面并不只是他一个人,在沙发上坐着一个六十来岁的清瘦老者,老者穿着深蓝色的唐装,相貌慈祥,脸上带着暖暖的笑意,即有着长者的风度,又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
崔世烟则是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可能是今天早上才刚从白城赶回,此时他正坐在椅子上和老者交谈什么,一见到赵卓二人进来,便一下子站了起来,劈头就问道:“师弟,你在中天会所补画的传言究竟是不是真的?”
那老者也把目光移到赵卓身上,虽然一言不发,但是却在仔细的打量着。
“我也不知道被传成什么样子了,不过补画确有其事。”赵卓老实的点点头道。
崔世烟听他这么一承认,又忍不住问道:“据我听到的,这补画是三个小时就能完成。”
罗教授自然也听到过补画的事情,不过因为刚才要帮庞坤鉴定,所以也没有问,如今听到崔世烟问起,也是一脸很感兴趣的样子。
赵卓便解释道:“这要看书画破烂到什么程度,一般程度的话,三个小时让其恢复原状应该是没问题,不过要想长久保存,还得经过一段时间的后续工作才行。”
听到赵卓这么一说,崔世烟顿时是一脸惊愕,旋而又哈哈大笑起来,啧啧惊叹道:“师弟啊师弟,你到底有多少本事?自从我见过你那天起,你就没少让我惊讶过,这补画的工艺我可是闻所未闻,前不久我正在白城的路上,便有人打电话给我说起这事情,我当时还嗤之以鼻呢,只是一听这会补画的人和你的名字一样,便忍不住去打听了一下,结果,居然真的就是师弟你啊。”
罗德文也是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道:“普通的装裱那也花上十天半个月的时间,你这补画仅仅三个小时的前期工作就能够让画面恢复如新,这简直就是神乎其神的技艺呀。更别说,补过的画未经后人加工,是完完全全的真迹啊。”
崔世烟也点点头,身为博物馆馆长的他,自然知道这补画技能究竟有着多大的含金量,这绝对是千金难买的技艺呢,这时他才恍然想起,连忙介绍起身边的老者来:“纪馆长,抱歉抱歉,忘记给你介绍了。”
第十九章 白城来客(下)
更新时间2011-3-24 0:06:25 字数:1150
纪馆长脸上虽然有着惊讶的表情,不过很快的恢复了镇定,淡淡笑道:“没事,我这不也在走神吗?我还以为这补画的人是我年纪还大的长辈,没想到却是崔馆长你的师弟,这么年纪轻轻,这么神奇玄乎的技艺,可以说是我这六十多年来听到过最神奇的事情了,实在是……有点难以相信这是事实啊。”
罗德文看了看纪馆长,虽然有些怀疑,但是还是忍不住试探道:“这位……该不会是白城博物馆的馆长纪渊纪老先生吧?”
纪馆长微微一笑道:“老朽正是纪渊。”
罗德文立刻露出一副恭敬而欣喜的表情道:“我在《盛世古谈》的杂志上,读过纪老先生的很多文章,受益菲浅,一直都想去白城拜访一下您老,可是一直都没有机会,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了。”
赵卓这才明白这老者果然不一般,这《盛世古谈》可以说是国家级的文物专刊,能够在上面发表文章的都是十分有资历的学问家。
而且,白城的博物馆可比淮海市博物馆大多了,以前葛富贵就说过,和平静的淮海市不一样,白城光是鉴定师协会的成员就不是一个档次的,那里可是龙争虎斗之地,要在那里当上博物馆馆长,实力是不容质疑的。
崔世烟笑道:“早知道你这么仰慕纪老先生,就该跟我去白城出差嘛。”
纪渊含笑道:“我也听说过罗教授的大名,在学术界颇有名誉,也早想见上一面。”
罗德文连忙说道:“纪老先生你过奖了,我这只是微名而已。”
其实,罗德文虽然看起来五十出头的样子,其实只有四十来岁,只是整日奔波劳累,所以看起来比实际年纪要老一些而已。
寒暄完毕,纪渊的目光又重新落到了赵卓身上,说道:“我这次来白城,有三件要事,其中一件就是想看看这补画的技艺,老实说,我确实很难相信,不知道……”
崔世烟立刻明白了他想说的意思,哈哈大笑道:“这当然要眼见为实了,纪老放心,我刚才打电话的是已经说过了。”说到这里,他又一脸狐疑道,“师弟,你好象什么都没带,莫非这补画不用工具吗?”
赵卓微微一笑,也不说透,含糊的道:“等会儿我借用一下馆里的装裱室就可以了。”
纪渊也是微微一愣,但是见他这么自信的样子,倒也不便多说什么,毕竟这种事情口舌上折腾太多也没用,一切都是眼见为实。
崔世烟便说道:“现在馆里正好几副需要重新装裱的画,师弟你这露一手也得给我个便宜价啊,师哥我可不想会所那些大款,钱多得花不完呢。”
赵卓便呵呵笑了起来:“师哥放心,今天我是分文不收。”
见到赵卓如此大方,崔世烟乐了起来,嘿嘿一笑道:“不收也不成,我总不能让你白跑一趟啊,这样吧,反正我今天是要请纪老先生吃饭的,就再加上师弟一个如何?”
罗德文不由摇头道:“你这馆长可是当得越来越抠门了,请我这学生吃顿饭,便能够当补画的费用?”
崔世烟哈哈大笑道:“谁叫我们是师兄弟呢?这感情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呢。而且,这顿饭你要是想来吃,就别在这里发我的牢骚。”
被崔世烟这么一说,罗德文也不由苦笑起来,赵卓和纪渊也都不由跟着笑了。
第二十章 邀请
更新时间2011-3-24 0:06:45 字数:3260
博物馆虽然看起来冷冷清清的,但是却是一个消息极为灵通的场所,一点点小事就能泛起大片波澜,更何况是补画这样惊世骇俗的事情呢。
不止是装裱师傅,鉴定师还是工作人员,听到有人能补画的事情全都议论纷纷着,屡屡装作有事情路过装裱室的门外。
三个小时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对于急切想看到补画的人们而言却有些煎熬。
好在罗德文有很多事情要请教纪渊,二人便在装裱室外的走廊坐椅上闲谈着,崔世烟也在一边听着,权当消磨着时间。
博物馆的装裱室空间颇大,还有着一扇供通风的大窗户,环境自然符合要求。
赵卓要补的这幅书画是宋代一个大家的作品,是最近一个归国华侨捐献的,本来这幅画也是放在其乡下老家多年,一直没有打开看过,结果已经破烂得不行了,不止如此,在边缘还有些虫蛀的痕迹。
赵卓慢慢的将药膏融化,均匀的涂抹在书画上,只是遇到那虫蛀的地方却实在无法修复。
墨灵也在一边惋惜道:“若只是风化破碎还有修复的可能,但是虫蛀穿孔的地方只能是永远的缺失了。”
赵卓也点头叹息,很多人都是将祖辈传来的古物束之高阁,幻想着多年以后能够升值,只可惜等到拿出来的时候,却发现这书画早已是破烂不堪,最后唯有装裱保存,在价值上却已经大打了折扣。
古往今来多少古物,便都是在这样不经意间毁掉,所以赵卓自从学到这补画技能后,便一早就有为博物馆补画的想法。
毕竟,博物馆收藏和私人收藏是有着明显区别,博物馆的收藏品属于国家,纵然花高价买来也并不是为了其价格,而是为了让这些承载着几千年文明的古玩能够延续下去,而私人收藏绝大部分都会包含价格的因素,往往转手倒卖。
所以,能够让这些书画完美的保存下去,已经不是用金钱能够衡量的事情了。
三个小时终于过去,装裱室的门也打开来了,要不是三人都碍于身份,恐怕早就第一时间冲了进去,不过纵然如此,那步伐也是不由自主的加快了些。
走到室的桌子上,一见到那幅崭新如刚画的书画时,三人不由得同时嘘了口气,虽然这画上的边缘有些虫蛀的痕迹似乎无法修补完美,但是其他的画面却已经修补无暇,几乎看不到任何的瑕疵所在,尤其是那墨迹新新,一股古韵之气扑面而来,让人不由动容。
此时什么话都已经不在重要,唯有震撼象爆炸后的余波不断在三人心头扩散。
纪渊更是勾着腰低着头,从上看到下,不放过任何一个地方,良久之后才抬起头来,长长的叹息一声:“中华之大,无奇不有,这补画之术宛如画之良药,真是书画之福啊。”说到这里,他认真的看着赵卓道:“小赵,不知道你是否愿意为我白城博物馆修复一些书画?当然,价钱上我们可以商量。”
崔世烟便哈哈大笑起来:“我就知道纪老你不是单纯的想看看补画就跑这么远,原来是早有打算呀。”
纪渊微微一笑道:“装裱诚然是让书画保存下去的一项很好的工艺,不过,确是非常无奈之举,工艺好的装裱师能够尊重原画,补色上彩,但是始终算是后人添补,难以达到完美的地步,工艺差的装裱师更是可能画蛇添足,然而不装裱,书画便难以保存,真是难以两全的事情。”
说到这里,他欣慰的说道:“不过,若有这补画的工艺在,能保书画原状,那就真是求之不得的事情,相信这一点崔馆长也有共识吧?”
崔世烟哈哈笑道:“这是当然,只是我这师弟能免费一幅,可不能全都给免了。师弟,你就开个价吧,当然,纪馆长财大气粗,你可以开高点,不过我这师哥可真是穷得丁咚响,你可不能下手太狠拉。”
看到崔世烟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罗德文看得直摇头道:“见过哭穷的,没见过你这么哭穷的,要是我啊,就狠狠的宰你一刀,看能宰出多少油水呢。”
赵卓却有几分迟疑,他不是没动过为博物馆补画的念头,但是他更清楚,这补画和装裱最大的不同并不是时间长短,而是在于能否保存书画的价值,一旦为博物馆补画,那么势必会影响到装裱师傅的生计。
纪渊看到他一脸为难,含笑道:“小赵你有什么要求可以尽管提,我们博物馆虽然不大,但能满足的都尽量满足。”
赵卓便说道:“我只是担心这补画会不会影响到馆里的装裱师傅?”
纪渊原本以为他是在考虑收费多少的问题,没想到他却是在为装裱师傅着想,不由赞赏的说道:“小赵小小年纪便能为别人着想,着实难得。其实,你大可不必担心这个问题,这装裱啊,并不仅仅是针对古代书画,现代书画同样能用到,而且,我们馆里的装裱师傅都是拿的固定工资,而且每个月的工作可都是很繁重的,你能够为他们减轻工作量,我看他们还得感谢你才行啊。”
崔世烟也笑了起来:“纪馆长说得没错,这个问题小赵你没必要担心。”
赵卓这才松了口气,稍稍盘算一下便道:“那就一幅两百吧。”
“多少,两……两百?”崔世烟听得眼睛瞪得浑圆。
纪渊也有以为自己听错了,只是看着崔世烟的表情,便知道赵卓的数目和自己想的差了太远。
罗德文忍不住问道:“小赵,你真要两百一幅?这价钱……也太低了……”
崔世烟感动无比的道:“师弟啊师弟,我让你别下手别这么狠,也没有让你吃亏啊,我虽然不知道你为中天会所的老板们补画要收多少钱,但是至少也是以万为单位吧。”
纪渊微微沉吟一下道:“看来小赵你是碍于这两位长辈的面子不好开高价,这样吧,我给你五千一幅的价格,你觉得怎么样?”
“纪馆长,师哥,其实两百一幅我一点也没有吃亏呀。”赵卓却摇摇头道。
“师弟你可别糊我,我虽然不知道你是用什么工具什么材料来补的画,不过我敢断定绝对不是普通之物,其成本,两百可能连个零头都算不上。”崔世烟说道。
的确,药膏因为取材特殊,所以耗费的成本也千块左右。但是帮商人修复一副画,便可以赚到数倍。而且赵卓也知道博物馆的经费并不宽裕,崔师哥对自己是真的好,能为他做些事情也算回报他,于是淡淡一笑道:“的确两百并没有成本费高,不过,这书画承载的乃是千古文明,能够修补并让其流传下去本来就是功德一件,对于那些以此牟利的老板,我可以收取高额的费用,但是对于博物馆而言,我又怎么可能用这补画之术来敛财呢?而且,这样一来,二位馆长不就欠了我一个大大的人情吗?书画无价,人情无价,我还一幅赚取两百块,三位说我是不是赚了?”
赵卓一席话说完,三人都着实的愣了一愣,没想到眼前的年轻人居然把事情想得这么周到,而且话语中的逻辑实在是让人无法反驳。看起来傻傻的,连该赚的钱都不赚,但是这所体现出来的却是难得的情操。这个年代,会赚钱的人太多太多,但是能够分清楚该在什么地方赚,什么地方不赚的人却少之又少。
纪渊不由轻叹一声,满脸赞赏的道:“怪不得如此神奇的技艺会出现在你这年轻人的身上,就凭这一席话,就凭着这份慷慨和大义,我纪渊就欠上你一份人情,以后在白城若遇到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
赵卓连连摆手谦虚道:“比起那些将价值百千万的古玩捐献给国家的人,我这一点又算得了什么?”
崔世烟极为无奈的拍了赵卓一下,感激的道:“师弟你真是着实可恶,都说金钱易还人情难偿,你丢这么大个人情给我,可是会让我失眠的。”
罗德文笑骂道:“行了吧老崔,你就得了便宜别卖乖了,小赵还不是体谅博物馆的难处。这顿饭,我看你得请我们去五星级的餐厅吃了!”
崔世烟哈哈笑道:“纪老是五星级餐厅吃腻了,我看还是吃些淮海市的特色菜,嘿,老罗,我保证连你都没吃过呢。”
接着,崔世烟便带着三人驱车来到了南部海弯的一片渔排上,这些渔民靠海而生,依海建成的渔排就象海上的大排档,漂浮在海面上,小的十几张桌,大的几十张桌。
海鲜直接从海里捞上来便下锅,加上流传数百年的特制香料,无论什么样的做法,味道都绝美非常。
在渔排前的海岸边上,还有着一个个烧烤摊,烤架上放着盛满生蚝的锡纸包,买下几包一打开,顿时香气逼人,而且这些生蚝的个头只能用饱满来形容,一口咬下,肉汁溅满整个口腔。
赵卓在淮海市也有三年时间,也不是没有到渔排上吃过饭,但是象这么好吃的地方却是头一次见到,一打听才知道,崔世烟也是第二次来,这个地方因为比较偏僻,所以知道的人少,但是风味却是正宗而独特的。
纪渊更是吃得赞不绝口,大叹比高档餐厅的东西原滋原味多了。
四人畅快开吃,结算下来也才三百来块,可谓是物廉价美。
吃饭的时候,赵卓也和纪渊商量了去白城的时间,便放在了鉴宝大会之后,而且去的时候正好去白明那里取玉雕。
吃完饭后,崔世烟又开车将赵卓和罗德文送到校门,最后才和纪渊一起离开。
第四卷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