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门中弟子初来,总是贪图神通大法,左挑右熏看花了眼最终迷了本性,心外求法,成就堪忧”
乾阳殿主看着身体打晃的师子玄,摇头失笑
“这就是考验大道光明,行路艰难只求道行,不求神通,犹如‘雨中泥瓦’,雨打风吹即散只求神通,不求道行,犹如‘水中摸月’,终究空欢喜一场”
徐长青开口点破根源,乾阳殿主道了声:“善”
宝经阁中,师子玄心中也开始犹豫起来,是不是要上去寻一本法经
万般修行只为求法,以法经为根基,当然是直指根源
但师子玄很快打消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
这就好比登山,你在山脚下抬头望山顶,当然知道一路直上,直攀顶峰是最短的路程但实际上,登峰无捷径,能走的,只能是蜿蜒小路
道,是光明正大的
路,是崎岖不平的
修行人,清净自修,累计道行,道果可期但也要神通护法,披径棘,保全自身
心中一定,师子玄索性静下心,观空静坐,魂识从都斗宫中一挣,一团无形无质的魂识自眉心跳出
这魂识一出,所见世界自然不同
天地再非天地,可见本来面目
师子玄凝神一观,只见二层道经之中,一片宝光青敕,隐有杀化锋芒,含而不漏,偶尔有光华文字飘荡,字字珠玑
“竟有这般玄妙!”师子玄心中一喜,飘下了一层,只见礼经上一片灰蒙,自成一个方圆,魂识一碰,竟然有一股怪力要将他拉扯进去
师子玄吓了一跳,连忙挣脱出来
“怎么回事?竟然有一种一旦进去,再也挣脱不出来的感觉,莫非……”
师子玄皱眉一思,脑中闪过的却是一句俗语:
君子可欺之以方
俗语来说,就是君子尚礼,能被礼规以及似正道的欺言索束
“这礼经难道就是束缚道人的规则?”师子玄若有所思
他从四师兄李秀那里看过一本“礼纪”,上面讲述过“礼”的由来
据说上古之时,皇帝自觉无法治理好国家,就入福地洞天,向仙人问道仙人不厌其烦,便随口讲了天地妙理,演了妙法神通,述了九霄天外,虚空法界天人妙境
皇帝虽是天下共主,但毕竟是凡夫俗子,哪曾听过这些,羡而向往,从此自称天子,与万民共同拜天,以示尊卑
而后不知过了多久,共主中又出一新皇,人心思变,天人毕竟虚幻,与其以天人为尊,不如让天下只尊一人
但是皇帝为天下共主,只是领袖,引路人,并不足够尊贵那该怎么办?
于是便出了“礼”
礼中定了规矩,臣子见君要低头,叩拜行礼,万民见君,匍匐恭敬,大叩大拜
礼出,则尊卑生
道礼,亦是如此
师子玄当日跪拜祖师,那是一种发心至诚,心生欢喜,好像找到亲人回家的自觉但道礼中的规矩,却是一种强迫,由不得自性,只要你接受了,再想挣脱出来就难了
“幸亏没选择礼经不然未来想要挣脱,恐怕只有身死道消之时了”明白礼经是怎么一回事,师子玄自然是敬而远之
转身进了第三层,还未曾踏入,师子玄的魂识就被一股无边之力推了出来
“好家伙果然是大道已得,万法难求我现在连道途都未曾寻得,冒然闻法,只怕钻研一辈子,都是一事无成”
师子玄抬头看三层阁楼中,有光明放出,无边正大,虽然心生向往,却只能望而兴叹
“宝经阁将礼经,道经,法经共同开放,随意挑熏只怕还有考心性的意思投机取巧的,为了讨好师长,定会选一本礼经不知变通,好高骛远者,定会选一本法经”
师子玄辨明因由,自然明白该怎么选择
回了二楼,魂识入定,逐渐感受万千经卷上的道性
魂识为后天根本,可探先天道韵,这一观,自然是肉身不能比拟
万卷道经虽多,但气息差别,犹如天渊地别
不过一刻钟,师子玄就挑出三本气息恢弘,如日月经天的道书
回光一闪,魂识回了肉身
师子玄睁开眼,自信一笑,起身向经阁行去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