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祭司,那是要终生守童子金身,不可有后的。泰丞唯有这一子,却被发现有过人天赋。武承帝当时曾问喻鎏,是否愿意成为四国的祭司,若是不愿,他绝不勉强。当日喻鎏只有七岁,听皇上问话竟仰头直视圣颜,淡淡一笑,道“愿为四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那以后喻鎏就成了祭司,且年仅十六就成了大祭司。武承帝常私下对他说,这四国只有一个人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便是皇上,喻鎏十岁听封,为国二十载,三十岁便去了祭司之职,返俗回家,为泰丞生个胖孙子,也好让天人有后,世代护佑四国江山。每每谈及此事,喻鎏都只是淡淡一笑,表情与七岁那年斗胆直视圣颜时如出一辙。武承帝也不再坚持,只想到时一道圣旨,还怕这固执的孩子不听话不成?
没想到,二十年之约未满,喻鎏竟魂归九天,怎能不让人垂泪。
泰丞哭的正酣,老泪纵横中抬头一看,竟见武承帝在怔怔流泪,赶紧强忍了悲伤。“皇上切勿因喻鎏之死挂心,当务之急是解了喻鎏留下的天启,也好让吾儿他……他不要白白的去了……”
四国第一祭司,毕生为国为民,自然是不能白死了。因他这四字,一场血雨腥风席卷了这个他深爱的国家,不知是不是他泄露天机的天谴。
四字天启出世的次日,武承帝就查出与自己少年夫妻的淑妃竟计划在喻鎏死的当晚,在欢好后趁他不备将他刺死,让她所出的皇太子登基。而揭发她的,是因生母地位低下,而一直处心积虑想废了太子自己成为王储的长子。
“阴阳之乱”似乎因为妃子的行径而有了充分的解释。武承帝本就因为喻鎏之死而悲伤抑郁,又听说自己真心以对的爱妃竟要害自己,而自己的长子想要害死次子,一怒之下将两人皆刺死,理由是为国除害,以慰喻鎏在天之灵。
淑妃是国丞长女,国丞因此而举家跪在宫外,哀哭恳求皇上看在夫妻一场,看在皇太子的份上能饶淑妃一命。却不想被痛极攻心的武承帝理解为爱妃的背叛是家里人的指使。幸而淑妃虽姓武,却是国丞妾室与前夫之女。牵连下来,国丞一家只被抄了三族而非九族。三族之内,皇上唯留下国丞最小的儿子,皇城第一才子,罚他入赘泰丞家,娶泰丞之女,延续泰丞家香火。虽说留了性命,可四国男尊女卑,入赘对男人来说是奇耻大辱,生不如死。
等武承帝从悲痛中清醒过来,该杀的不该杀的人都已经杀光了。举国一片萧杀,朝野人人自危。武承帝也心灰意冷,再无心做个圣明君主,朝政得过且过,不久就积郁成疾,崩了了事。
皇太子继位,年号嘉佑。嘉佑年间国家开始呈现衰颓,却也平稳了多年。没成想当年的旧事竟又重演,夫妻相残,手足相煎,血腥再次席卷皇城。嘉佑帝也和武承帝差不多的命运,郁郁而终,崩前膝下只剩一子出身显赫、无前科且四肢健全,便是皇五子狄螭。
没有选择的选择,嘉佑死前传位狄螭。狄螭二十五岁登基,年号纹平。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