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晏起后宫干政,抱病恙罚跪厅堂
“鸟鸣庭树上,日照屋檐时。老去慵转极,寒来起尤迟。厚薄被适性,高低枕得宜。神安体稳暖,此味何人知?睡足仰头坐,兀然无所思。如未凿七窍,若都遗四肢。缅想皇城客,早朝霜满衣。彼此各自适,不知谁是非。”
纹平帝恍惚中听得一童子的声音,在寝宫外朗朗的吟着这首诗,不禁嘴角露出一个苦笑。昨夜雨中将那廖远追回来,已近子时。旧疾本就闹得凶,又怎堪那车马奔波,一夜痛苦辗转自不在话下,此时睁眼都觉有些力不从心。
“皇上,卯时了。”贵和虽心疼纹平帝,终究明白那帝王的坚持,狠心轻唤,“太子和二皇子在寝宫外求见。”
平日寅时他便已在宣政殿准备着早朝,拿了折子思虑。今日竟是晏起了。“怎的寅时未唤朕?”
“唤了,您未醒。”
登基后他便一向浅眠,昨夜更是几乎未眠,这话自然不是真的。纹平帝却也只冷哼一声,转问道,“衡儿怎会在外面?”
“贤妃娘娘送来的。昨夜您将贤妃娘娘和陈太医都拦在宫外,陈太医负气而走,娘娘却在外殿守了一夜,直到寅时才去了皇子府。”贵和扶帝王起身,“刚送了太子和二皇子来。”
“她人仍在外头?”纹平帝闻言心中微痛,声音却仍是冷淡。
“娘娘道她‘走为上策’了。”
“朕倒要看这一计她能用到何时。”纹平帝见贵和眸中带笑,板着脸道,“她走了,你可还在。”
“微仆自是走不了的。”贵和笑弯了眉眼,“皇上还需微仆伺候着。”
纹平帝低声笑骂,勉力沐浴更衣。出得外殿来,见狄御狄衡已穿戴整齐围坐桌边,而那廖远竟也立在一旁。一身白衣素服,却神采奕奕,端的俊美,将帝王的憔悴衬托了个十足。看廖远手中一把折扇,又看贵和在自己肩上披的锦袍,纹平帝不由心下暗暗自嘲,同是这涵源正殿,君臣却是两个季节。
按下一声叹息,他对两个孩子道,“廖先生是朕新找来的太学少傅。”
两皇子见父皇出来,本已起身,此时听纹平帝话语,赶忙回身拜了廖远,为之前的托大称罪。
廖远摇扇笑道,“主子将皇子们教育的甚好,规矩十足,远胜学生。找我这狂生来做少傅,莫非是为了教他们不守规矩?”
纹平帝斜睨廖远。此人认识皇子时间未久,竟能将自己心思猜出一二,自己倒是没有看走眼,乌雅羽也没有白费力气将他追回来。
只是这话自是不会说出口助长廖远气焰,更不会让皇子们知晓,于是他命众人桌旁坐下,温声问狄衡,“衡儿何处学的新诗?”
“来时路上太傅教的。叫《晏起》,是香山居士所做。”狄衡眉开眼笑,虽有廖远这外人在,仍是忍不住凑到父亲的身边。小小的孩子,身子弱,才不过秋季便穿的圆滚滚,小脸带着些许绯红。
宫学五名太傅,可能让狄衡露出这幅表情的,却只有一人。狄螭勾了勾嘴角,“衡儿可解诗句的意思?”
狄衡摇头又点头,“路上匆忙,太傅只说了大概。说是诗人笑父皇日日勤政不知晏起之妙。”
“噢?太傅还说了什么?”
“太傅说平日里自是早睡早起身体好,可生病时却需多休息。”狄衡眨眼,“居士想必是常常生病,才如此懂得养生。父皇龙精虎猛、身子健朗,才不会在意那些。”
狠狠瞪了一旁用折扇挡了脸笑的浑身打颤的廖远,再见低头咬唇偷笑的贵和,最后对着一脸尴尬的狄御哼了一声,才又问,“衡儿以为如何?”
“衡儿喜欢早起!早晨上学前太傅会做了莲子粥给大家,衡儿起晚了便只能一个人吃了。”狄衡说着,赶紧招呼了贵和,“太傅的莲子粥可好了。她还说衡儿若是常吃,就会少生病,就能常常和大家在一起。”
“娘娘说陈太医曾言,皇子们天生脾胃都虚,只是二皇子较严重,且性子使然此次才病了。那之后娘娘就给皇子们熬这莲子粥。说是常饮虽不能治病,但好生调理许能防患于未然。”贵和端了碗粥放到狄螭面前,低声解释。
狄螭点头。登基这数年来,内忧外患,他虽尽力做个好父亲,可这细处上终是忽略了。孩子少了母亲的关爱,可怜生在帝王家。幸好此后有她照拂,应会健康无恙吧?
小小一碗粥,朵朵米花全开而不散,清香四溢。自幼旧疾缠身,纹平帝向不好美食。御膳房高手众多,他却从未在意过。可此时看这粥蒸汽氤氲,想是那人新做的,再忆贵和言她在殿外守了一夜,心里自有一番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昨夜急痛一宿,今日本该是食难下咽,可此时竟隐隐的有种迫切,想品品那粥究竟是何滋味。
狄螭稍稍喝了两口,直觉温润的感觉轻轻在腹中散开,恍惚间竟想起她柔荑的抚触。敛眸自持半晌,才道,“御儿以为如何?”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