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经》开经偈:
红莲素葫多蒙别艳欺,一人一花端合在瑶池。
白阳无情有恨何人觉,天照月晓风清欲坠时。
奉祖师爷神光庇佑,持咒护体灵魄净化,不畏凡间七灾八难,忠难殉教犹高一筹,不生不死大自在身……
诵经声音了亮,直冲云霄久久不歇。
头戴白色皂巾身穿白素衣的“白莲教”教徒密密麻麻无法细数,从四面八方蜂涌而至,声势迫人。
拥挤的人群中各阶层百姓都有,甚至扶老携幼,人人前胸背部皆书一个“佛”字,听说可以刀枪不入,每个人双眼露出虽死犹生的大无畏神采,往陈友谅的部队迫近时,口中诵经愈来愈了亮。
一千铁骑战士及三千步卒中,居然超过半数彷佛著魔般随其诵经起舞,与数万百姓融为一体。
陈友谅伏跪姿态不变,见况脸色铁青肩膀颤抖,将满腔的愤怒深藏心中,却双掌十指扣抓地面,深陷泥土内,藉以泄去这股怨恨之气,让人误以为惧怕臣服。
拜子鹰挨在他的身边轻声急促道:
“主公,大智若拙,大勇若藏,千万别忘了军师李宥融的叮咛,来者是值得您一拜,依计行事,可以拜出您的一片大好江山!”
陈友谅不愧一代枭雄,只在几个呼吸间便调整愤怒情绪,脸色恢复红润,显出一派温文儒雅风采。
雪花飘飘的天空豁然开朗,显示瑞兆。
一位裘衣宽带儒生,脚踏光华万丈宝剑,御剑飞行,盘旋空中迂回而降,光芒灿烂,遮天盖地,无法见其卢山真面目。
金光灿灿掠至群众头顶时,个个若被神佛加持般雀跃,随即五体投地,膜拜不敢仰望。
片晌间,诵经声立歇,地面虽有数万之众,却显得一片静谧。
二仪儒尊赵昺,御剑若驾祥云般轻飘落地。
一头黑发乌亮,美须飘逸两角鬓白垂肩,十分抢眼;天庭饱满却两眉如柳倒垂,一双凤眼神采奕奕,挺鼻小嘴,长相偏柔不刚,有点脂粉味儿。
身材松形鹤骨,器宇不凡,但依相学来看:生相若仙,平生闲逸,神清骨秀,淡泊名利。
若非生在大宋帝王家,背负汉族真命天子的精神象徵重责,早就弃尘入道归隐山林了。
跪地的百姓中,从四个方向走出了二男二女,朝赵昺叙礼后护於左右两侧,依四人举止行动的默契看来,已至寸步不离,忠诚至死的地步。
右侧第一位女人是皇后蓝虹,居然洗尽铅华与百姓混在一起,另一位女人虽年近花甲却风韵犹存,是位老婢女名叫月晓,从其稳健步伐看来,是一等一的武功高手。
左侧第一位男子是月晓的丈夫赵风清,魁伟若金刚般伫立著,两边太阳|茓鼓起,即知是内外兼修的高手,另一位长相与他神似但年纪较轻,与他是父子关系,名叫赵白阳,此人集其父母武学大成於一身,武功深不可测。
从这对夫妻档与其子三人肃穆恭敬的态度,可看出是赵昺忠心耿耿的护士家臣。
帝王之威,确实无人敢冒犯,冯日机率领群侠只有远远地跪著,静待传唤。
赵昺掠至陈中鹤处,安抚其激动情绪,对这位忠义老臣慰勉有嘉,令人刮目相看。
赵昺挥袖淡然道:
“朕效法尧舜,已将帝位传给了韩林儿,承袭大‘宋’国号,建元‘龙凤’已经五年了,现今只不过是一介布衣,尔等不需行此大礼,快起来吧!”
话虽这么说,全天下百姓皆知赵昺无后,却抹不去大宋本是赵家天下,又是正统汉族的真命天子观念。
既然皇帝下了口谕,数百百姓齐声回应:“谢主隆恩!”声动天际,纷纷起身,万头钻动欲瞧圣颜一面。
赵白阳宽肩略动,快似浮光掠影,飘至陈友谅身边,如提雏鸡般又回原处,凝劲在其肩头一按,他便乖乖跪在赵禺跟前,垂头丧气不敢面圣。
赵昺双眼慈晖湛照,毫无杀气,满意地点头,并亲切地扶起陈友谅道:
“同室操戈虽是犯了兵家大忌,这也是徐寿辉多行不义的下场,但你弑主之举是不容於世的,你有何辩解?”
陈友谅态度恭谨地跪下,猛磕三个响头,一脸正气凛烈,双掌迅速脱下头盔置在地上,伏地恭声道:
“吾皇圣明!末将大义灭亲不计个人荣辱,愿弃军职贬为布衣,终生服侍在圣驾左右,效犬马之劳。”
这番动人说词颇合赵昺味口,便举手轻拍其肩再扶起,陈友谅受宠若惊,连连作揖躬退三步。
赵昺慈祥微笑道:
“陈元帅治军有方,是汉族义军的中流砥柱,朕早有耳闻!切莫轻言抛弃当年歃血为盟‘驱逐鞑虏’的誓志,若能与朱元璋携手抗元,共同辅佐大宋皇帝韩林儿,实属黎民百姓之福。”
陈友谅毕恭毕敬道:
“一切听从圣谕!然而朱元璋已被大宋皇帝诰封为仪同三司,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之职,末将尚无名份,难举义军大纛渡过‘黄河’直捣黄龙;但这等小事何须劳动圣驾到此游说,只要彭祖师爷亲来交待一声即可。”
确实如此,所有人鸦雀无声,侧耳欲听其下闻。
赵昺一蹙叹息道:
“可能是徐寿辉所作所为影响你的前程,为韩林儿冷落了。按理说,你的水军强过朱元璋数倍,又将多兵广据守中原要地,焉有不封的道理?就是封为‘汉王’也不为过!”
陈友谅大喜,立即磕头谢恩,其麾下三千战士哄然响应,士气高昂,跪成黑压压一片,三呼万岁,直动九霄。
自古君无戏言,因赵昺一番无心的评论,说溜了嘴,却便宜了陈友谅,让皇后蓝虹、家臣赵风清、月晓及儿子赵白阳皆一脸错愕,连阻止都来不及了。
皇后蓝虹忙打圆场道:
“皇上只不过是有这种想法,但是还得韩林儿下诏才能算数,尔等高兴得太早了!”
陈友谅双眼异采,不以为意作揖叙礼道:
“徐寿辉虽然多行不义伏法了,但他的心目中却只有大宋是‘赵’家的天下,并不承认‘韩’姓,末将经圣上口谕‘汉王’封诰,愿奉迎皇上前往大宋开基的国都‘开封’重登九五之尊,诏告天下,万邦来朝,与‘黄河’以北的鞑虏决一死战,以雪大宋历朝耻辱!”
义正言词,铿锵有声,数万百姓齐声欢呼万岁,喜形於色,皆不愿大宋成了“韩”姓天下。
赵昺实在厌倦宫廷那种繁文缛节的束缚生活,举臂一呼道:
“朕自有主张,暂且不谈!朕亲临此地,是专程为了一个人而来!”
此话一出,一片寂然。
人人心中皆臆测皇帝赵昺竟然如此重视此人,真不知是福是祸!
皇后蓝虹双眸闪耀无限希望,打岔道:
“陈友谅忠心耿耿,由皇上您诰封‘汉王’并无不可,祖宗的一片基业,皇上不能因一己之私就禅让於人,况且‘开封’是祖业,立为国都最能振奋民心!”
陈友谅见皇后蓝妃见风转舵玉成自己,实则也是为她本身著想,双方利益结合心照不宣,连忙拍胸保证的模样道:
“微臣誓死追随皇上皇后千秋万世!皇上要找的人包在微臣身上,要死要活任凭一句圣谕!”
皇后蓝虹见陈友谅毕恭毕敬,忠肝义胆,好似吃了一颗定心丸,目示陈友谅别出来多事,皇上自有主见,他便作揖退开一步。
赵昺双眼异采频闪,向冯日机招手道:
“冯掌门,你对‘一贯僧尊’彭莹玉的处世评断可否信得过?”
当世唯有赵昺能直呼其名讳,令人并不感到意外。
冯日机躬态稽首礼回答道: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