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形意游侠录 > 第7章 拳书归主银腿夜遁 形意还魂大师星落

第7章 拳书归主银腿夜遁 形意还魂大师星落

王芗斋、尚云祥见郭云深昏倒,慌忙扶郭云深躺在太师椅上。王芗斋找来水,服侍郭云深喝下。郭云深缓缓醒转,但脸­色­灰白。郭去深微弱地说:“快去追贼人,夺回拳书……”

王芗斋来到后院,只见院墙颓塌,越过后墙,地上躺着四具尸首,他借着月光上瞧,有一个正是郭大姑。她满脸血污,眼睛怒睁,身上有了六七个飞抓的痕迹。王芗斋摸她胸口,声息全无,不禁大哭:“大姑,大姑!……”

哭声在凄清的夜里,悲怆、哀怨,在荒野里回荡着。风,吹来一阵凉意,王芗斋轻轻合上了大姑的双眼。找了一把铁锹,挖了个坑,把大姑埋葬了。他跪在郭大姑坟前,叩了三个头,以姐弟之礼,告别了这个朴素爽朗的农家姑娘。

他知道,郭大姑是被“铁罗汉”铁英杀死的,因为大姑的身上清清楚楚印着飞抓的伤痕。

王芗斋转眼回屋里,见师父已昏昏睡去。他把大姑的死讯告诉了尚云祥,尚云祥不免也伤心一番。两个人见天黑夜深,师父病倒,也不便捉拿凶手,只好一前一后躺在郭云深脚下昏昏睡去。

第二天,­鸡­叫二遍,郭云深醒了,他问道:“大姑为何没给我送­鸡­蛋汤来她往日每天都要来的。”

王芗斋支支吾吾道:“大姑……不知到哪里去了?”

郭云深恍恍惚惚道:“我的《能说形意拳经》呢?”

王芗斋扶起师父:“被‘铁罗汉’盗走了,徒弟一定要替您找回来。”

郭云深颤巍巍站了起来,叹道:“这是我四十多年的心血啊!”说着来到那写着《亦德》的书贴前,猛地撕下书贴,现出那个小洞,奇迹出现了,只见洞内有一个锦匣。郭云深以为看花了眼,问道:芗斋、云祥,那里面可有一个锦匣?

王芗斋、尚云祥异口同声地道:“有”。王芗斋和尚云祥也感到奇怪,昨天见洞内明明空无一物,今日清早怎么会出现了锦匣?真是莫名其妙。

郭云深拿出锦匣,喜形于­色­道:“这正是我放拳书的锦匣。”说着,脸乏红光,神­色­如初。他打开锦匣,果然有一本拳书,上书郭云深所写《能说形意拳经》六个小字,落款是郭云深著。郭云深取出拳书,只见飘悠悠掉下一个纸条,王芗斋拾起纸条,郭云深接过来,一瞧,脸­色­陡变,纸条上写着:“郭大师,我久闻您大的名,如雷贯耳,对您钦佩已久。此次奉命缉拿李存义,没想铁罗汉杀了您的女儿,盗走了您的拳书。我于心不忍,趁他熟睡之时,盗走拳书,物归原主。我风朝延日益腐败,不愿再为朝延交力,逃遁江湖,做个逍遥子。御翻子魏赞魁。”

郭云深抱头痛哭:“大姑啊,大姑,你死得好惨,你尚未成家,却死在我这老头子前头……”

王芗斋和尚云祥扶着郭云深来到院后郭大姑墓前,郭云深老泪纵横,泪流不已。王芗斋找个­精­致的大碗,上面盛满了深州蜜桃,放在墓前,又在莫前栽了三柱香。

郭云深沉痛地扶着王芗斋、尚云祥的肩头恨恨地说:“以后你俩若见到铁罗汉,格杀勿论!”王芗斋、尚云祥一齐点头。王芗斋道:“记住了,师父。”

两个人扶郭云深回到书房,郭云深把锦匣递给王芗斋道:“我写的这部拳书现在传给你们二人,你们要用心研读,继承形意门武艺,使它发扬光大。”王芗斋和尚云祥跪于地上,向郭云深作了一揖。以后郭云深又教授他们这部拳书的一些绝技。

转眼到了腊月初八,王芗斋到集市去买了江米、小米、黄米、赤小豆、莲子、栗子、核桃、红枣、桃仁等,熬了一大锅腊八粥。师徒三人坐在书房内,谈天说地,甚是快活。郭云深道:“你可知腊八粥的来历?”尚云祥瞧瞧师父,憨直地笑笑,摇了摇头。王芗斋发现师父慈祥的目光又落在自己身上,说道:“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小的时候,给地主放牛,常因断炊而饥肠辘辘。有一次,他在一间小屋内发现了一个老鼠洞,他眼前一亮,心想:抓只老鼠充饥吧。于是伸手掏了下去。一摸,却是个老鼠的粮仓,掏出来的有大米、豆子、粟米、红枣等。于是,他把这些五谷杂粮一齐下锅,煮了一锅热粥,嘿,喝起来甭提多香了。后来,朱元璋得了天下,当了皇帝,整天吃山珍海味,嘴里腻乎乎的,想换一换口味。这一天,他忽然想起以前从老鼠洞掏粮煮粥的事来,当下传命御厨以各­色­果煮粥进食。此时恰逢腊月初八,朱元璋吃后非常高兴,便将这粥赐名为腊八粥。以后,年年腊八这一天,无论是宫延还是民间,都熬起腊八粥来了。”

郭云深道:“这是一种传说,还有一种佛教传说,释伽牟尼成佛之前,曾遍游印度的名山大川,以寻求人生的真谛。他到了北印度的摩揭陀国时,又累饿,昏倒在地。这时,一位牧女见此情景,急忙把自己的午餐拿出来,一口一口地喂释伽牟尼。牧女的午餐是用各种食品混合做成的,里面还有采来的各种野果,释伽牟尼吃了这顿香美的午饭,元气顿复。后来他在尼连河洗了个澡,到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从此,每到腊七这一天,寺院的僧侣们都要取得清新谷果,放到涤静的器皿中终夜熬煮,至天明,将熬成的粥用以供奉佛祖,届时,寺院僧侣诵经演法,以后喝粥以示纪念。”

郭云深喝了一口腊八粥,又说下去:“据史载,宋代才有腊八粥,北宋叫七宝五味粥,五味指江米、黄米、赤豆等五种主料,七宝指撒在粥面上的杏仁、桃仁、核桃仁、果脯、红枣等。南宋时用胡桃、松子、栗子之类作粥。元代讲求朱砂粥,粥­色­呈红­色­,这是元代皇帝尊崇佛教中喇嘛教的一种表现。明清时,腊八粥食俗最盛。北京坊间‘家家腊八煮双弓,榛子核桃染­色­红,我喜娇儿逢览揆,长叨佛佑荫无穷……’”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