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草根皇帝 > 1.游刃黑白(2)

1.游刃黑白(2)

刘邦集团里面有很多是他的发小,卢绾就是其中一个。《史记·卢绾列传》记载:“卢绾者,丰人也,与高祖同里。卢绾亲(指家人),与高祖太上皇(指刘邦父亲)相爱,及生男,高祖、卢绾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贺两家。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卢绾是刘邦青梅竹马的朋友,虽无出­色­之处,也跟随了刘邦一生,后被刘邦封为燕王。这样的人物不胜枚举,他们对于刘邦的称帝,都或多或少地起了作用。

由于­性­情豁达豪爽而且出手大方,刘邦身边的喽罗们渐渐多起来,他俨然一副小地头蛇的模样,不过,他是个温和型的大哥。人力资源比较丰富,刘邦办起事情来,犹如风行水上,游刃有余。他还有喜欢讲排场的­性­格,输人不输阵,为了“面子”什么都可以答应下来。这样一来,黑白两道的人们似乎都喜欢与他打交道。沛县的一些低级官吏也常将疑难杂症交给刘邦处理,双方都可以达到双赢状态。官员们解除了心头之闷,刘邦获得了更多的认可,打开了自己的知名度。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在家乡闯混期间,刘邦结识了萧何和曹参。

萧何和曹参皆出生于沛县,萧何更和刘邦同属丰邑乡。萧何文化素养较高,心智聪敏,德才出­色­,时任沛县的主吏掾,管理人事和文书。曹参是沛县的狱掾,专管县中的问题人物。一个负责白道,一个监管黑道,虽然属于吏级官员,职位不高,但却是县城中颇具影响力的人物。

“良禽择木而栖”,本是卫灵公的大将军文子暗示孔子的弟子子贡的话,这儿“良禽”指的是凤凰,“木”指的是“梧桐”。此话本身并无多大意义,有意义的是后面的“贤臣相主而事”。汉高祖刘邦当然是棵梧桐树,择此“木”而栖的“凤凰”有张良、韩信、陈平等等。那萧何算不算“凤凰”呢?

说起萧何,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佳话了,天下人莫不敬佩此公的伯乐之眼。然而最能昭显萧何识人之能的,不是他发现了韩信,而是他发现了刘邦。相比较而言,发现刘邦才算真正发现了一个“人”,力荐韩信不过是为他发现的这个“人”找到了一件灭敌的利器,一旦发现此利器有伤主的危险,则毫不犹豫地毁灭它。

萧何最初认识刘邦,刘邦还远远不是一棵能招来凤凰的梧桐树,顶多就是一棵随时可能夭折的幼苗,正是因为萧何的辛勤浇水施肥,刻意培养,刘邦才终于成为一棵彩凤四方来投的岐山之木。

刘邦幸得结识了他们,才有了第一次踏入政界的机会。在萧何的推荐和安排下,刘邦终于有了第一份正式工作———出任沛县所辖泗水亭的亭长,此时他已经是35岁左右的壮年人了。

亭长是做什么的?亭是秦王朝的地方行政单位。刘宋时代裴驷的《史记集解》上说:“秦法,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亭长,主亭之吏……民有争讼,由亭长调节或审判……”亭长就是类似目前派出所主管兼治安法官的职位,其任务主要是接待官员,同时也须巡查游民、缉捕盗贼以维持治安。需要刘邦接待的大都是缉盗官员,身份不高,­性­格较豪迈,所以与他们周旋,刘邦游刃有余。

维持治安,刘邦也做得得心应手。萧何举荐刘邦做亭长,可以说是以乱治乱。刘邦平时结交了不少街头兄弟,黑道于他并不陌生,所以在他任期内,泗水亭虽难免有些小案件,倒也没有出过大乱子。

很显然,亭长这个位置还是比较适合刘邦­性­格的,同时也为刘邦以后闯荡军营、带兵打仗,积累了最起码的经验。不下基层,怎么能了解群众?不过,刘邦本来就出身基层,所以,他总像个“无赖”,即使有了官阶身份。

历史中记载的刘亭长,似乎也没有脱掉“无赖”的脾­性­。《史记》曾记载他“廷中吏无所不狎侮”。看来,即使拥有了“吏”的身份,勾肩搭背嬉笑辱骂式的近距离交往,仍是刘邦的交友特­色­。声­色­犬马的生活对于年轻的他,依然很有诱惑力。不过,这些并没有妨碍刘邦赢得一大批忠实朋友的信任。为什么?因为他的诚恳与大度。宰相肚里能撑船,刘邦给予了追随者们足够的发挥空间,并用自己的诚恳与信任换得别人的真心,所以,他的“无赖”非但不令人生厌,反而为他铺就了仕途基础。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