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说到就到,方老爹清晨就起来收拾准备好灯会所需的灯笼,装车拉到镇上的集市,说是要赶早摆放好摊位。方大娘和吴筝是不需着急的,前一天方大娘就找出了年轻时穿过的旧衣服,按吴筝的身材改瘦改小,今天拿出来给吴筝穿好,看吴筝穿戴整齐的样子,又跟想起什么似的,从床底角落里拉出一个旧箱子,掏出一个布包,打开包裹着的层层布,里面原来是一支做工还算精致的银簪子,簪子顶端是并蒂莲的样式,很是精巧。方大娘说那是她的嫁妆,是她的母亲戴过的,说着就往吴筝头上比划。吴筝连连推辞,方大娘佯怒地说:“这簪子早晚也是传给你的,我还能带进棺材里?筝儿一再推辞,难不成是嫌弃它不够贵重?”吴筝见拗不过她也就点头应允了。方大娘的脸马上就多云转晴,眉开眼笑起来。
她重新给吴筝梳好发髻,Сhā上那根簪子。没有镜子,吴筝不知道自己装扮地如何,方大娘倒是扯着吴筝的手啧啧称赞:“我的筝儿真是个美人胚子。”吴筝羞赧地低头微笑,不语。看她这个模样,方大娘不由得又疼她了几分。
北山村到镇上有大概半天的脚程,村子里的妇人们凑在一块儿一起走,一路上叽叽喳喳好不热闹,说着说着话题就转到了吴筝身上,李婶子一向心直口快,对方大娘说道:“我说方嫂子,筝儿都十六了,所谓女大当嫁,也该找个婆家了吧?”上次一起洗衣的那个妇人笑着Сhā嘴:“我说李婶子,你不会还是念着让筝儿做你的儿媳妇吧?可惜到了这当口儿你就是马上生个儿子出来也是来不及了!”李婶子笑骂道:“你这个小蹄子,净说些有的没得,看我不撕烂你的小嘴,看你还胡说八道。”边说边作势扑上去佯装撕扯着,惹来一阵阵哄笑。原本就是闲来无事有一搭没一搭地瞎聊,这么一打岔,众人很快也就遗忘了这个话题。
倒是方大娘听进了心里,脸上虽然带着笑,看着身旁安静的吴筝,心下却有些黯然。筝儿确实到了定亲的年纪,只是寒门男子有几个能配得上这样筝儿聪慧的姑娘呢?即便是人品才貌都相当,寒门出仕的机会也是相当少的,寒门的读书人大多度日艰难,她不想筝儿嫁过去受苦。士族倒是有不少青年才俊,不过是不能与寒门通婚的,即便是真有世家大族的公子看上筝儿,也不可能明媒正娶。她更不想要自己的心肝宝贝因为身份地位而到婆家受尽屈辱。更何况筝儿一时半会儿还想不起来自己是谁,万一嫁人之后想起来了,米已成舟,婚姻不如意,岂不是让她抱怨终身?
怎么办呢?方大娘边想边摇头,身旁的吴筝将她的矛盾看在眼里,伸出一只手紧紧握住了方大娘的手,附在她耳边小声说:“娘,放心吧,我不会嫁人的,我要一辈子跟你和爹在一起。”大娘轻轻拍了一下她的手,嗔怒道:“傻孩子,哪儿有闺女不嫁人的?等娘给你物色物色。”吴筝正色道:“娘,我是认真的,就算要嫁我也会自己选择夫婿的,您就不要为我的事情操心了。”说完大概是觉得自己的口气太生硬,毕竟不想伤害来这个世界第一个对自己好的人,吴筝又撒娇道:“别想这些了,娘,想多了脸上会起皱纹的,女儿心里有分寸的。”方大娘这才犹疑着释然了。 到达四方镇的时候已经是傍晚,虽然天还没有黑,还没有到掌灯时分,集市却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人山人海,男女老少、扶老携幼地从四面八方往这里赶,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吴筝来这里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嘴上虽不说,一双眼睛却是想看不过来似的想把眼前的景象都装进脑子里。旁边方大娘连叫几声筝儿,她恍惚答应着,眼睛还是四处瞄着,压根没有把方大娘的话放在心上,见一向伶俐的筝儿变成这副呆呆傻傻的模样,怕她人生地不熟地跑丢了,只得扯着她的袖子,一同在人潮汹涌中挪动。方大娘忍住笑,心里叹道这孩子看来就久未出门的,不着急找自家老头子了,还是先带着筝儿四处逛逛吧。
方大爹的摊位从下午开始就聚集了不少看灯的人,围观吴筝做的那四盏灯的人尤其多,其中还有不少青年男子,大家纷纷问方老爹这些别致的灯可不可以要自己提走?因为元宵节的灯都是免费可以提走的,事后官府会依据灯被提走的数量分给匠人一些成本钱。方老爹护着这四盏灯连连摇头:“俺家丫头说了,能猜得上灯谜的人便可提走,猜不上灯谜的千金不卖。”
魏晋时期灯谜还没有兴起,听说灯笼上的字是谜题,大家更有兴趣了。里面有认字的人念着谜面,外面围观的人伸长了脖子跟着起哄,还有不知所以的人驻足观看,一时间方老爹的摊位竟比周围其他人的摊位更拥挤。可惜猜了半天还没有人猜出一道谜题,四盏灯笼好好挂在那里一直到天黑。
天色暗了下来,提着的挂着的各色灯笼都亮起来了,灯光虽然微弱,积少成多也照亮了整个城镇,大家猜不出谜题,也就不再围着方老爹的摊位,而是提了别的灯,到夜市上晃荡凑热闹去了。方老爹埋头点数着自己的灯,刚才那一阵混乱,围观者还真是提走了不少呢,这全都是托筝儿这丫头的福气呢。想到这里,方老爹不由得面带微笑地出神。
这时耳边响起一声轻唤,老爹回过神来,看摊位前站立着四个人。两男两女,看衣着服饰不是寻常人家所能置办,难得的是男的温文尔雅,女的婉约端庄,浑身上下无丝毫骄矜之气。开口的是年幼的那位公子,见方老爹呆呆出神,只得再问一遍:“敢问老爹,灯卖吗?”边说边用手指着筝儿做的灯笼。
老爹回过神来,答道:“啊?您说这个啊,我家女儿说了,答对谜题的分文不取,答不上的千金不卖。”
“有趣有趣,老爹,您这女儿还真是有趣得紧。”年长的那位公子笑道,“我说能制出这样灯笼的必是佳人,你这下信了吧?”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