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叶蓝秋之救人一命
路天明几乎每隔一小时一个电话,电话不接之后是短信,内容都是催促叶蓝秋尽快办理入院手续,还说什么钱的事她不用担心,他已经想到办法了。
叶蓝秋知道,他担心她想不通,跑去自杀什么的。
公司方面,沈流舒也打过电话了,说是关于她辞职的事,要和她好好谈谈。
叶蓝秋很想告诉这个男人,他们之间看似不清楚,实则什么有没有的暧昧,只是她保住工作的手段之一,而非出自她的本意。
叶蓝秋苦笑,如果她真的这么说了,沈流舒会不会恼羞成怒,找人教训她一顿。她昨天去问了保险公司,医疗保险是没法做了,不过,意外伤害险还是可以保的。
到底要不要买十份八份意外险呢?
叶蓝秋躺在城市中心广场的草坪上,阳光很好,晒得她汗水直流,有些不舒服。但不舒服才是活着的体现,至于舒服,跟死去没什么两样,她还是留给死后再慢慢体会吧。
但身体不舒服是次要的,叶蓝秋瞪着眼前的男人,形容他,只能用四个字,鬼鬼祟祟,一下子用报纸挡着脸,一下子躲在花坛后面。
叶蓝秋忍不住了,问他,“你到底想干什么?”
杨守诚不好意思笑了,“你别管我,对了,如果你没什么事的话,就不要呆在这里了,呆会儿有事发生。”
叶蓝秋想问,呆会儿会有什么事发生,但杨守诚已经走远了。
叶蓝秋继续躺在草地上。
不知过了多久,她听到了一段对话。
“就是你,你你你,你三天前抢了我的手机,还给我!”
“谁拿了你的手机,眼睛放亮点。”
“你手里拿的就是我的手机,你把外盒打开,里面刻有我的名字,杨守诚。”
“小子你找死!”
叶蓝秋睁开眼睛,看到三个男人把刚才那位鬼鬼祟祟在她身边晃悠,后来好心提醒过她的男人按倒在地,拳打脚踢。
被抢的男人一开始在反抗,但时间很短,到后来就一动不动躺在地上,地上有血,空气中,弥漫着的,似乎是死亡的气息。
路边的行人们都停下来了,站在那里,变成了看热闹的旁观者。
老人在说,造孽啊。
小孩在说,妈妈,那个人是不是死了。
母亲在说,没有,叔叔们在拍电影呢。
男人们没说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等着对方第一个冲上去。
打人者之一掏出了刀子,旁观者开始惊叫。
叶蓝秋想,这个男人会不会死得比她还早呢?
她喊了一声,“等一等。”
打人者之一回头,说,“小姐,小命要紧,别多管闲事。”
叶蓝秋说,“我快要死了。”
打人者停下来,面面相觑。
叶蓝秋笑着说,“不骗你,是真的。”
她打开手提包,双手捧着医院的诊断报告,笃定他们看不懂医生们的天书,无比真诚地说,“不骗你,是真的,我有医院的诊断报告,说我有爱滋。”
打人者吓得往后退。
叶蓝秋前进一步,“不要说我没提醒你们,用刀子捅爱滋病人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点,医生告诉说,这病是通过血液传染的,你们捅的时候要闭上眼睛,如果血溅出来,万一溅到眼睛里,你们说不定会感染的。还有,我这人习惯不好,万一捅痛了,不小心咬了你们一口,也有可能染上爱滋病……”
叶蓝秋话没说完,打人者扔下杨守诚的手机跑得飞快。
当然,还有比打人者跑得更快的,是旁观的路人们。
偌大的广场,只剩下声称有爱滋的叶蓝秋和想跑却跑不动的杨守诚两人。
叶蓝秋忽然想恶作剧,她走到杨守诚身边,手指点在杨守诚的伤口上,沾上一点血迹,再举起手,在阳光下,把那血的颜色,看得更清楚。
叶蓝秋问,“喂,你死了没有。”
杨守诚吓得全身发抖。
叶蓝秋拾起地上的手机,递给杨守诚,“这是不是你的?”
杨守诚看着失而复得的手机,想接而不敢接。
叶蓝秋把手机扔给杨守诚。
叶蓝秋说,“刚才你有两个选择,要么被那群人马上砍死,要么被我这个爱滋病人救下来,运气好的话,平均寿命是三五年,当然,如果你经济条件好,用钱象用水,说不定还能活上十年二十年。所以呢,不管三五年,还是十年二十年,终归是我救了一命,你应该怎么表示?”
杨守诚哭丧着脸说,“谢谢。”
叶蓝秋说,“你还能不能走?”
杨守诚问,“做什么?”
叶蓝秋说,“去医院啊,伤口要包扎,要照X光,看看有没有内伤,还有,最好是还做个脑电图。”
杨守诚说,“脑电图就算了,刚才他们打我的时候,我护住头了。”
叶蓝秋说,“你懂什么,是我想看看检查结果,看看你脑子是不是真有毛病,说什么是什么,还真相信我有爱滋。”
011.陈若兮之解决方式
陈若兮接到杨守诚的电话,说是他被打了,在医院,赶紧放下手头的工作,匆匆赶去医院。
杨守诚坐在医院门口的花坛边,看着手机发呆。
陈若兮一看这情景,又是心痛,又是难受,“我那天说说气话,你真的跑去找那些抢劫犯理论,他们都是杀人不眨眼的,为了一部手机,值得吗?”
杨守诚说,“这不是值不值的问题,是我心里那口气,咽不下。”
陈若兮哭着说,“你差点没命。”
杨守诚说,“皮外伤而已,不过,今天还真是险,幸亏一个女的救了我。”
陈若兮环顾四周,“哪个女的,得好好感谢感谢人家。”
杨守诚说,“早走了,乘护士给我包扎伤口的时候不声不响走的。这世道,还是有好人的。”
陈若兮说,“真可惜,要不然,我又可以好好做条新闻了。”
杨守诚说,“你还真三句话不离本行,这也是新闻那也新闻,那个小让座事件还让你折腾得不够吗?”
陈若兮说,“你说对了,还真是不够,现在台里打算把这个新闻作头条,配合网站开通,好好地造一把势,一举把网站点击率搞上去。”
杨守诚说,“你们台长真够黑的,拿个女人做垫脚,你们也跟着起哄,就这么点小事拿来做头条,大炒特炒,你们的点击率是上去了,那个女人怎么办?名声臭了,你们这不是把人往死Ъ吗?”
陈若兮说,“叶蓝秋她活该!”
杨守诚觉得这话不对劲,“怎么了?她叫叶蓝秋?你们这么快就把人家名字都搞到了?”
陈若兮说,“又不是我们去搞的,是那个叶蓝秋去做第三者拆散人家夫妻,本来这个新闻放在网上,象你一样为她说话的不少。人家受害者打电话进来,把这第三者的事说出来,根本没人敢替她说话了。”
杨守诚知道第三者是陈若兮的心结,她父母的婚姻,就是因为年轻漂亮的女大学生Сhā足而破裂的。事情既有了新的变化,他只能不予置评。
杨守诚说,“杀人不过头点地,你们这些记者的笔可以杀人,记者煽动起来的那些口水,更可以杀人,还是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陈若兮说,“不说这个了,你还真有能耐啊,怎么找到那些抢劫犯的?”
杨守诚说,“哪里是我有能耐,是那些抢劫犯根本就是天天在那里蹲点,我听那里的小商小贩说,都快一个月了。”
陈若兮说,“都欺负到我老公头上来了,就不是小事了,这事警察不管我来管。”
杨守诚说,“你怎么管。”
陈若兮说,“山人自有妙计。”
第二天的晚间新闻,一组抢劫犯在本市内肆无忌惮抢劫行人手机,手提包等物品的镜头,在电视台播出之后,引起观众强烈反响。
三天之后,警察局重拳出击,一举歼灭抢劫犯罪团伙,抓捕数十人。
012.陈若兮之继续报道
陈若兮喜欢一切事都在掌控中的感觉,感情如此,事业,也是如此。让座事件的新闻播出之后,网络里有了新的名字,叫做“叶蓝秋让座事件”,当然,还有更详细的称呼,叫做“美女叶蓝秋不让座事件”,或是“第三者叶蓝秋不让座事件”!
每一个标题都被加粗,或套刺眼的红,或套流行的绿,或静止在头条,或跟随鼠标上下左右跳动,迅速成为最具吸引力的网络热点主题之一。
“美女叶蓝秋不让座事件”的热心观众中,好事者居多,虽然有伦理专家,教育专家痛心疾首人心不古,道德不再,但仍有大批不愿署名的网友恶作剧地认定,公车上的座位让美女们来坐,更为赏心悦目。
但“第三者叶蓝秋不让座事件”的热心观众却是众口一词,身为第三者居然不让座,简直是恃美行凶,天理不容,必须彻底打倒之,再踏上一只脚,永世不能翻身是当然的结局。
人们对于的第三者的好奇心和批判力度总是惊人的,不过一夜之间,第三者叶蓝秋的简历就被公布在了网上。那是一份很正式的简历。
叶蓝秋:女。
出生年月:1979年5月5日。
电话号码:1XXXXXXXX
7岁,进入实验小学,班主任杨端颖,现任实验小学校长。
13岁,进入第一中学,班主任张绫霜,目前仍然是普通教师。
18岁,进入S大,英语专业。
22岁,大学毕业,进入四海贸易公司担任董事长沈流舒秘书至今。
简历的出处,源于一家既找不到注册地,也找不到法人代表,但名头却是响亮无比,署名是某某教育管理部门招聘网站,简历的最后列出了叶蓝秋的私人联系电话。
陈若兮笑了,这家网站也是老熟人了,一年前,她的个人简历,私人电话,甚至照片也曾以什么个人秀的形式出现在这个网站的页面上,并且与时下最流行的网络搜索引擎捆绑在一起。换言之,即使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仅仅是出于好奇,在搜索引擎里输入了“陈若兮”三个字,就等于了解了她的一生经历。
陈若兮很幸运,她是个与时俱进的记者,时刻关心着网络动向的同时,也关注着网络对于自身的影响程度,所以,她的被侵权,被及时发现了。
陈若兮也很有办法,她借助记者身份,也有时间,这也属于职业范围之内的调查──从主管单位查起,兜兜转转,查到了牌子大得吓人的某家教育管理部门下面的一家小得不能再小的办公室。交涉的结果也很顺利,基本上在陈若兮出示了记者证的同时,就标志着结束和胜利。
陈若兮问他这些信息是哪里来的,剃着小平头,戴着眼镜,胡子还没长全的小年轻痛哭流涕地说他是花了大价钱从某知名招聘网站买来的。陈若兮记得,她大学毕业那一年,出于对名牌的认可,也确实在那家网站注册了。既然找上门了,陈若兮本人的全部信息在她的严厉监视下被一一删除。
至于其他人,用那个小年轻的话说,“姐姐,你总得给咱们年轻人一条活路吧。”
陈若兮是个容易心软的人,她给了那个年轻人一条活路。
有人在叶蓝秋的简历后面加上一条解释说明,叶蓝秋这个小小秘书的薪资,在四海公司,仅次于董事长沈流舒。
陈若兮疑心加上这一条的人,要么是打电话到电视台说叶蓝秋是第三者的匿名者,要么是叶蓝秋的同事──薪资待遇不如叶蓝秋,但自认能力强于叶蓝秋的失意者。
网络是失意者的天堂,每一个失意者都有平等发泄的权利。
陈若兮知道怎样把“第三者叶蓝秋事件”这个新闻做得更有影响了。
她的后续报道需要排除的采访对象,第一个是叶蓝秋小学的班主任,现任实验小学校长的杨端颖,如此春风得意者即使很乐意也很适合担任批评者的角色,但这样的批评,反而让叶蓝秋站在了弱者的位置,美女本是赏心悦目之事,真正需要添加的是嫉妒而不是同情。
陈若兮选择了叶蓝秋的中学班主任张绫霜,十年前的普通老师,十年后依旧原地踏步,如果没有隐情就必定有怨言,一旦被采访,必是怨言渲泻的最好机会。
陈若兮请张绫霜站在教育者的角度谈谈“美女叶蓝秋不让座事件”。
张绫霜说,“这是教育的缺失,现在的独生子女,爷爷妈妈外公外婆,四个老人还有父母,六个人都围着一个孩子转,有理也好,无理也好,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很容易养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为他人作想,缺乏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这样的回答显然不能令陈若兮满意,独生子女问题,教育问题,随便弄出一条都是网络热点,但现在叶蓝秋的问题才是重中之重,陈若兮不能容忍叶蓝秋的风头被抢。
她要求摄像人员,剪掉这一段,重新来过。
张绫霜不明所以。
陈若兮提醒她,叶蓝秋那个年代,并不是独生子女泛滥的年代。
张绫霜换了个角度,“现在的应试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唯一要求就是分、分、分!只要考试分数高,道德、品质这些为人处世最基本的基本,反而被忽略不计。”
这一次的切入点显然让陈若兮非常满意,因为网络资料显示,叶蓝秋在学校的时候,是个优等生。
“叶蓝秋中学时成绩如何?”陈若兮问。
“成绩很好,那一年高考是全校第二名,而且她是英语专业,算上加分,可以说是第一名。”张绫霜回答。
“你们学校是不是以叶蓝秋为傲?”
“在此之前,是的。从今往后,叶蓝秋是我们学校的耻辱。”最后这一句,是陈若兮早就写在纸上,由杨佳琪高高举起,张绫霜一个字一个字照着念。
当然,杨佳琪不会出现在镜头里,否则,要剪接何用?
电视屏幕上,张绫霜的语言铿锵有力,张绫霜的态度,旗帜鲜明,对于那些因为茫然而深陷网络娱乐的人们,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他们立刻因此而振作了精神。
也几乎是一夜之间,叶蓝秋的校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有匿名的同班同学绘声绘色讲解叶蓝秋当年是如何的目中无人──对人爱理不理,除了有钱的,和有势的。
有匿名的学姐控诉叶蓝秋当年如何用心机抢走了她的初恋情人──一位据说是既有钱且有势的白马王子。
有匿名的学妹哭诉叶蓝秋当年是如何骄傲霸道,给她幼小的心灵造成了终生不可磨灭的伤痛──据说是用蔑视的眼光,冷漠的讥笑嘲笑她发育过晚的青春期。
……
陈若兮微笑着把鼠标一拖到底,略过这些声情并貌的信息。
费尽心思整理这些材料的杨佳琪,不懂且不服气陈若兮的处理方式。杨佳琪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目前在电视台的职位是实习生兼陈若兮的助手。
电视台并不是那么好进的,实力之外,还要人脉,杨佳琪之所以能进电视台实习,介绍人是陈若兮,以实习生的身份当上正式记者的助手,也是因为陈若兮的提议,而陈若兮做这一切的理由,全是因为杨守诚。杨佳琪是杨守诚的表妹,用杨守诚的话说,走得很勤的亲戚。但经过陈若兮收集蛛丝马迹,细细打量总结下来,其实是一表三千里的远亲。总结出真相后,陈若兮很是生气杨守诚的热心过度,杨守诚却认为能帮则帮,反正没什么损失。
没什么损失?!陈若兮绝对不相信,她只是觉得没必要因为这件事跟杨守诚产生隔阂,影响两个人的感情,但如果时机合适,她还是会发作的。
杨佳琪问,“陈姐姐,这些信息要不要跟?每一条都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咱们的系列报道不是还缺不少内容吗?”
“这些消息,要么是胡编乱造,要么夸大其词,没一件靠谱。”陈若兮说。
“怎么可能?”杨佳琪不信,她整整一下午的工作成果是零!
“没什么不可能,叶蓝秋这样美丽的女人,就是让座事件不暴光,直播时没有被人称为第三者,也已经处于被羡慕被嫉妒的境界了,这样的人,或者被同性嗤之以鼻,或者被异性意淫,或者被无聊的旁观者捕风捉影恶作剧。”
杨佳琪打算动手删除这些材料,陈若兮却是阻止了她。
“谣言不是新闻,但澄清谣言却是最具眼球价值的新闻,留着吧,去找到叶蓝秋这个人,如果她够聪明,就应该知道丑闻比赞美更具经济效益。”陈若兮说。
013.沈流舒之情感冲击
有阳光的下午,太阳斜斜地从灰色高楼的缝隙中好不容易找到流淌的角度和位置,于是,生意人就在那个地点把整面墙砸开,换上透明玻璃,再摆上美丽的桌布和鲜花。
如果这个生意人凑巧识得几个字,凑巧看过诸如《格调》一类的书,就会在男人们正眼看不到但一定会想方设法斜眼瞅到的地方,再请一位受过专业训练却未能有幸成为专业人士但还有三分姿色加上灯光和气氛也能修炼成十分的美女,每天弹上那么几首,即使不懂也风雅。
莫小渝曾经是那位钢琴美女。
沈流舒在那里遇到了莫小渝,他那时候还只是掏钱买单的大老板身边的小跟班,能够被莫小渝这样的艺术气质美女亲睐,年轻的沈流舒还是很激动的。沈流舒做成第一笔生意,置下第一份产业之时,他向莫小渝求婚,得到了应允。
两个人的感情,甚至婚姻过程,就沈流舒回想起来,顺利得简直没有天理,顺利得让人心有余悸。所以,当沈流舒偶尔听到莫小渝和朋友们的私下祝福,不是传统的百年好合夫唱妇随,而是恭喜莫小渝成功俘虏一支绩优股,莫小渝却是含笑接纳之时,沈流舒开始反思这段婚姻。
他事业的成功,来得太过艰难,而莫小渝,感情的成功也好,事业的成功也罢,却是太过容易。
反思和反悔,从来只有一字只差。
就在这个时候,沈流舒遇到了叶蓝秋。
第一次是在咖啡厅,叶蓝秋坐在莫小渝曾经坐过的位置,弹一首《少女的祈祷》,勾起了沈流舒的回忆。
第二次是大学校园的招聘会上,沈流舒遇到前来投递简历的叶蓝秋,沈流舒直接对人事部的唐小华下达指示,收下。
沈流舒安排叶蓝秋做业务员,每日里,正眼看不到,但开会的时候,总会在角落有一席之地,不能忽视。
一年后的一天,也是在这咖啡厅,沈流舒想起有份文件忘了公司,打了电话吩咐人送过来,办这事的人,本应是唐小华,却不知怎么换成了叶蓝秋。沈流舒记得那一日,叶蓝秋穿了件宝蓝色的丝质长裙,纤细的低跟鞋,慵绻的长发,把女子的职业与柔媚结合得恰到好处。她出现在门口,吸引了所有男人的目光,男人们追随着她的身影,看着她,走到他身边,坐在他的下首。
他,沈流舒,成了整个摩天楼咖啡厅,最让人妒嫉的男人。
这一刻,让沈流舒把回忆、梦想和现实,全部交织在一起。
这一刻,也让沈流舒食髓知味,并且,日渐成瘾。
从此,叶蓝秋成了沈流舒的秘书,沈流舒也常常找些机会,或是文件,或是客户,打电话给叶蓝秋,让她从僵硬死板的办公室走出来,安静地坐在他身边,用她的美貌,优雅,还有微笑,全程陪伴,他和客户们试探,洽谈,讨价还价,达成意向。
男人彰显身份的方式有很多种,名牌、靓车、豪宅,甚至内涵、学识、优雅等等,但都不如陪伴在男人们身边,优雅得体的女人。
远古时代,最漂亮的女俘,被赏赐给最英勇的男子。
现代社会,最优秀的女子,把自己嫁给最匹配的男人。
人们常说,文明在进步,而生命,在轮回。
沈流舒知道莫小渝因此而坐卧不安,疑心、怨恨、甚至无理取闹,但他袖手旁观,看着莫小渝的表演,微笑着,带着快感,并且找到一种微妙的心理上的平衡。
沈流舒也知道公司因此而谣言四起,他是发工钱的老板,女人们只敢在他背后嘀嘀咕咕,男人们却是在羡慕他这个老板的艳遇。但叶蓝秋是打工的,女人们敢当面给她白眼,聚餐也好,逛街也罢,三五成群却故意扔下她一人;而男人们,则在交流经验教训并私下打赌,谁能搞定叶蓝秋,谁能成为下一个沈流舒。
对此,叶蓝秋从不抱怨,女人的排挤和男人们的别有用心,叶蓝秋一律用沉默来忍耐,从而与莫小渝的抱怨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沈流舒的感情天平一天天倾斜。但是,当沈流舒想着前进一步的时候,叶蓝秋不声不响扔下一纸辞职报告,消失得无影无踪。
沈流舒拨打叶蓝秋的电话,铃声响过一遍又一遍,结果总是无人接听。
商场上的朋友过来打招呼的时候,他放下电话,寒暄之后,朋友问,“今天怎么不见叶小姐?”
沈流舒笑着回答,“公司有事要忙。”朋友笑得很奇怪,“这种时候叶蓝秋还有心做事,沈总,你也太不怜香惜玉了。”沈流舒不明所以,“怎么回事?”
朋友不再多话,指指悬挂在高处的电视,电视机开着,正在重播昨晚的新闻专题。沈流舒看到叶蓝秋出现在镜头里,看到没有坐到座位的老大爷、目睹现场的售票员、叶蓝秋中学的老师,都在众口一词地谴责叶蓝秋。
沈流舒震惊且混乱,他拿起手机,再次拨打叶蓝秋的电话,电话占线,沈流舒略略放了心,打算过一会儿再打。这时候,电视镜头转到了热线电话,沈流舒听出了电话里的声音,他愣住了。一旁的朋友也是识得莫小渝的,自然也是识得莫小渝的声音,一开始本来有些疑惑,在看到沈流舒脸上的惊愕和愤怒之后,顿时了然,这样的了然,再折射到沈流舒这边,无疑一记响亮的耳光。
在此之前,沈流舒只是觉得他应该找到叶蓝秋,和她好好谈谈,劝她回心转意,重回莫小渝抱怨,叶蓝秋容忍,他沈流舒双手背在后面看戏的原有轨迹中去。但事情发生了变化,沈流舒觉得他对莫小渝的容忍,到了极限,他再也不能置之不理,他应该下定决心。
014.杨守诚之不想否认
陈若兮以为,网络把叶蓝秋的资料公开之后,叶蓝秋会自动现身。
叶蓝秋没有,没有声泪俱下澄清之类的记者招待会,没有义正严词的律师公开信,没有绘声绘Se情文并貌的留言版黑幕大起底,甚至,连电话,也没有一通。
叶蓝秋什么也没做。
陈若兮疑惑,第三者叶蓝秋如何甘心放弃如此之好的炒作机会。
娱乐圈不是在说吗,不怕负面,不怕丑闻,只怕没新闻。
老百姓不也在说,男人有钱就变坏,那是有资本;女人变坏就有钱,那是天赋。
陈若兮相信沉默是一种高贵的品质,但这种高贵,不属于叶蓝秋这样的第三者。最重要的是,新闻,更不允许沉默的存在。
陈若兮吩咐杨佳琪,“从明天开始,你们都出动,直到找到叶蓝秋为止。”
杨佳琪问,“怎么找?”
陈若兮说,“网上不是都有吗,打手机,一天24时不停地打,发短信,我就不信她能受得了。去她公司……”
杨佳琪说,“叶蓝秋已经辞职了。”
陈若兮说,“她还有同事,那些同事总应该知道她住的地方,打听到之后,到她的住所蹲点,她总不能不回家吧。”
杨守诚也在找叶蓝秋,是在看了网络新闻之后。
网络新闻比电视新闻的优点在于,图像更清晰,可以随心所欲放大缩小;观看更便捷,没有时间限制,没有次数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想看几遍就看几遍。
杨守诚是在看到那些网络照片之后,这才想起叶蓝秋之谁。
他记得叶蓝秋跟那家医院的医生好象很熟,并约好过几天来拿药什么的。
他用最笨的法子,在医院门口守着。
三天后,他守到了叶蓝秋。
叶蓝秋说,“是你。”
杨守诚松了口气,还好,她还认识他。
杨守诚说,“我特意在这里等你。”
叶蓝秋说,“等我做什么?说谢谢吗,你已经说过了,难不成救命之恩想以身相许?”
杨守诚脸红了。
叶蓝秋笑了,这是一个还记得害羞的男人,很少见。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