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经典人文——人文精神卷 > 论自力

论自力

[英]弗朗西斯·培根

每个人在他的求知过程当中总有一天会达到这样一些认识,比如妬忌纯属无知;模仿无异自裁;比如一个人必须把他的自身种种,不管好坏,看作他的特有的命运;比如广大世界虽然不乏幸福,但是一粒粮食之微也不会白到己口,除非他肯在准其种植的寸土之上进行力耕,等等。蕴蓄在一个人身上的那种力量总是一种新的东西,因此除他自己而外,再没有谁能知道他有何种本领,而且就是他自己也只有在试过之后方才知道。一张面孔、一副性格、一桩事实对他则印象极深,对他人则影响全无,这中间并非没有原因。记忆中的这尊雕像不能说没有前定的谐和。一双眼睛之有机缘和另一道波光相遇,这也有个安排。我们对自身长处往往远远未能发挥净尽,甚至对自己身上所代表的那种神圣意念尚有抱愧的感觉。而其实,我们却应完全相信,这些在我们正是各适其宜,并能产生出佳果的,故应认真促其实现,而上帝是不愿意靠懦夫来显示其功业的。一个人在工作上如曾专心致志,倾其全力,必能获得某种慰藉与欢快,但反是则将不得平静。这时事虽了却,而心不得闲。因为在他这样做时,早已才索智竭,孤立无援;因而没有新意,没有希望。

信赖你自己吧:每颗心灵都是应着那根铁弦而动的。好好接受上天给你安排的那个位置,好好接受你周围的那些人们以及事件的相互联系。伟大的人物向来便是这么做的,他们总是以儿童般的真诚紧密地信赖他们的那个时代,公开表明,真正可靠的事物即贮藏在他们的心底,活跃在他们的手上和控制着他们的全部存在。我们现在既然已是成年,便应当以最旺盛的心情去接受那同样超绝的命运,而不应是避居一旁受人保护的幼者弱者,不应是革命面前望风而逃的懦夫,而应以向导者、拯救者与施惠人自居,悉心听命于全能者的布署,而向着混乱向着黑暗进军。

自然通过孩童、婴儿甚至畜生的面孔与行为而显示在我们面前的这番启迪乃是何等神奇啊!那种支离破碎、桀骜不驯的心灵,那种(由于我们的数学已对我们相背谬的力量与方式等作过计算因而产生的

)万事不相信的态度,这些在他们身上是找不到的。他们的心灵浑然完整,他们的眼神还不习惯于呵叱,因而当我们面对他们时,我们竟会踧踖不安起来。孩童从不顺从他人,我们却都得顺从孩童,所以一个婴儿尽可以把四五个哄她玩耍的大人搅得不安。同样上帝也把从他自身取下的种种泼辣俏皮等等赋予了青年少壮,好使他们体面雅观,可爱可羡,而如有所要求,也常不容驳回。切不可因为青年人不能和你我应对便断定他们没有能力。君不闻,他们在隔壁房间中不是也能吐字清楚,侃侃而谈吗?事实上他们很懂得怎样同他们的同辈讲话,因此,尽管其外貌卑亢不一,他们也同样懂得怎样把我们这些长辈推到次要地位。

儿童身上的那种不怕没得饭吃,那种说话做事不半点随人的王公贵人派头,这恰恰是符合人性的健康态度。孩子之在家中客厅,恰似看客之在剧场后排,完全是独立自主、无拘无束的;他们往往要对眼前的人物事件从旁进行观察,然后以其孩子式特有的迅速简便方式,对那对象的是好是坏,有趣无趣,流畅噜嗦等等,据实审讯判决一番。他没有后果之虑,得失之累:他的裁决独立真实。你得讨他的好感,他却不讨你好感。但成年人则不然,他仿佛被他的思想拖入了牢狱。一旦他把什么干得或说得精彩,他便从此拖不开身,不论反应是好是坏,总是众目睽睽,他人的观感这时在使他萦念系心。在他的面前没有忘河。啊,他多么盼望他能重新返回他那中立的立场!因此凡能避开一切誓约的人,或者虽曾遵守,但遵守起来却仍能一秉其真诚态度,不受左右,不存偏见,不被收买,不畏强暴,这种人便永远会力量无穷。这种人必能对眼下的种种抒发己见,而这些由于完全不挟私见,而是出于事理需要,其入耳必如响箭一般,闻之令人生畏。

这些便是我们在独处之际所听到的声音,然而一旦我们涉足外界,这些声音便减弱起来,甚至泯然无闻。社会对其每个成员的正直刚毅常是处处暗中为敌的。社会仿佛一个股份公司,其中成员一致规定,为了确保其股东们的生存利益,每个食利者必须将其自由与文化概行放弃。公司的主要要求便是顺从之德,而自力则属于它的禁忌。它所喜爱的不是真实,不是创造,而是名称,而是因袭。

故凡要想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必须不求符合习俗。凡是有志赢得不朽荣名的人必须不受善良一词的羁绊,而是要追索那些号称善良的东西是否善良。因为归根到底真正神圣的事物仍在一个人内心的完美。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