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小报记者眼中的民谣故事:采风 > 第二章(1)

第二章(1)

这是一个星期日的下午,茗悦茶馆里挤满了茶客,新老茶客们“泡”、“侃”、“聊”。那位60多岁的退休老头侍事通不在其中,他虽是茶馆的常客,但他却是坐不住的人,往往是把他要说的奇闻趣事侃完了就走。他每每不在时,茶客们也就会聊起他。原来这老头也算是半个文化人,年青时喜欢舞文弄墨,写过小说、诗。50年代一篇小说发表在一家报纸上,反右派那阵子

被打成右派,“*”中还在清除他的流毒,被下放到北大荒。直到80年代初才落实政策回城,把他安排在一家小报社工作。他死活不­干­,后来到市信访办公室,天天和那些上访人磨嘴皮。不仅消息灵通,而且收集了不少流传民间的顺口溜。因为他姓侍,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茶客们都称他“侍事通”。

正说着,侍事通来了。他高高的个头,宽宽的肩膀,头发花白,往后梳理得十分整齐,衣着也很得体,一副老学者气质。他喜欢喝绿茶,而且对茶艺、茶道有很深的研究。侍事通退休后成了茗悦茶馆的常客,有人说他不仅收集了不少民间流传的民谣,自己还编了不少,本文开头侍事通说的十等公民的民谣,就是他修改后的杰作。

侍事通一进茶馆,茶客们都把目光投向他。他在那老座位上坐了下来,大福给他泡上一杯绿茶,他慢慢地品着茶,看着一个茶客大口大口地喝着茶,风趣地说:“老伙计,慢慢喝,否则就喝不出茶的味道了。《红楼梦》里那位在拢翠庵里带发修行的妙玉对贾宝玉说:‘一杯为品,二杯为解渴,三杯则为牛饮了’。”说得众人都大笑起来。

侍事通又说:“饮茶历来有雅、俗之分,雅为品,俗为喝。品茶可用备、洗、取、沏、端、品、斟、清八个字来概括。备:是品茶的第一道工序,主要是对茶叶、开水、茶具的要求;洗:是指对茶具的洗涤、热烫;取:主要是茶叶的品种;沏:也叫泡,沏茶时手势动作要轻柔持重,倒开水时要把茶壶上拉三次,高冲低调,即凤凰三点头,目的是为了使茶叶在杯中能均匀地吸水,有利于茶叶在杯中显­色­、透香和吐味;端:用左手托住杯底,最好下垫托盘,右手拇食指和中指扶住杯身;品:客人接过茶后不能举杯一饮而尽,吃口要小,可从杯口*一小口,茶水通过舌头扩展到舌苔,直接刺激味蕾,此时可以微微、细细、啜啜品之;斟:给客人斟茶时,不要等客人喝到快*时再加开水,而要勤斟少加,‘浅茶满酒’,这是规矩,沏茶时,一般以杯容量的三分之二茶液为宜;清:要等客人离开后,才能清洗茶具。”

“你真叫‘事事通’了,连喝茶也是一套一套的!”一年青茶客说。

“别胡诌了,大家都等着你呢!”那大口喝茶的茶客并不计较,反倒笑着说。

“不说了,哪来那么多,你们尽想取乐,将来再搞运动,把柄都落到你们手里了!”侍事通说。

“哪有的事,不会,不会,就是有那一天,那时你还不早到*那里报到去了!”那老茶客说。

说得大家又是一阵哄堂大笑。侍事通慢慢地品着茶,不紧不慢地开腔:“老是说那顺口溜也没意思,今天给你们说个真实故事好不好!”说着点了一支香烟,猛吸了一口。大福轻轻地为茶客们斟着茶,小茶馆顿时静静地,没有人发出任何响声。

正这时,一个西装革履、40来岁的男子走进茶馆,他进屋后,向室内环视一圈,然后在一个空座位上坐了下来,陈大福马上走过来满脸笑容地说:“请问先生喝什么茶?” txt小说上传分享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