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魔域枭雄(逐鹿篇) > 第33章 重返长安

第33章 重返长安

次年二月,突厥以两万骑兵绕过九镇,入侵靖安府。半月内攻克六座县城,大肆杀掠吏民。宫牧野得报,急派尉迟鹰带“飞鹰团”前往救援。

尉迟鹰临危受命,率三千铁骑昼夜兼程。三日二夜赶至靖安府,与靖安府守将司马北里应外合,大败突厥,斩杀敌军千余人。

突厥大军不防周军来援如此之速,且部卒死伤惨重,只得败走大漠。尉迟鹰果断命令,舍弃辎重,每人只带十五日口粮,奋勇追击。直追至突厥北方重镇乌沙城下方才收兵。仅此一战,突厥人伏尸逾万,被俘获牛马杂畜上万头,九镇始安。

突厥虽连吃败仗,但元气未伤。突厥大汗得到一连串败报,勃然大怒,又亲点御前大都督翰离不统十万­精­兵,前来决战。

这翰离不倒并非有勇无谋之辈,用兵十分狡诈。他先命副将斛律光引军三万,攻打榆林,欲先攻下榆林,形成首尾夹击之势,再合击宫牧野的碎云镇。

宫牧野得到讯息,与众将商议后,议定分兵二路,分头抵抗。尉迟鹰率“飞鹰团”的三千骑兵和五千步兵,星夜驰援榆林。谁知那斛律光也颇晓兵法,进兵神速,攻势更是十分凌厉。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将榆林城攻下,又在城外设下伏兵,专待周军来援。

尉迟鹰率军赶来,惊闻恶耗之际,突厥已是伏兵四起,杀声震天。周军目之所见,旌旗遍野,甲骑纵横,无不惊惧失­色­,独尉迟鹰神情自若,大笑道:“此地风水极佳,吾死于此可无憾也。”

言罢,尉迟鹰挥剑纵马直冲敌阵,连杀突厥勇士数人。周军始群情激昂,人皆死战,无不以一当百,喊杀声震天动地。

尉迟鹰率“飞鹰团”健锐将士百余人,往来冲阵。连杀数十人,血染衣襟,仍大呼酣战。恶斗中,一名突厥勇士中剑坠马,却仍未毙命,奋起余力,挥刀斩断了尉迟鹰座马的前蹄。

鲜血飞溅,战马悲嘶一声扑倒在地,将尉迟鹰也掀下马来。身侧的周军将士无不大惊,欲待救护。早有数十名突厥军校蜂拥上前,举刀乱砍。

尉迟鹰一见势危,自己又身披重甲,纵跃不便,急忙就地一滚,青狮剑划了一个圆弧。一片断金戛玉之声,身侧十余枝刀矛立断。尉迟鹰趁机一跃而起,挥剑刺死一名突厥军官,跳上其坐骑,又连杀十余人,冲出了重围。

血战一日一夜,斛律光终于支持不住了,率军败下阵来,退入榆林城中。尉迟鹰当机立断,乘敌心生怯意,立足不稳之际,猛攻榆林。周军鼓勇冲杀,前赴后继,又是连日血战,斛律光终于支持不住了,率残部万人远遁大漠。

尉迟鹰稍事休整,留俞铿率五千步兵驻守榆林,自己与西门昆仲率“飞鹰团”骑兵回师碎云镇。

翰离不得报斛律光战败逃遁,大惊失­色­。自己孤军深入,侧翼暴露,形势堪忧,急忙退军。宫牧野乘机率军全力出击,双方激战二日,各有损伤。

此时尉迟鹰率军而回,从侧翼杀出。翰离不腹背受敌,只得丢弃粮草、辎重等物,狼狈而回。周军乘胜掩杀,斩首万余级,俘获军资、粮草无数。仅骏马一项,便有三千余匹。

突厥人吃了这么个大亏,总算明白对北周边防要刮目相看了。通过细作回报,突厥知道北周大将宫牧野坐镇边防,手下还有一个极为骁勇善战的“鹰将军”─-此乃尉迟鹰因战功升骁骑将军后,九镇军校送给他的绰号。

至此突厥甲骑也心生畏惧,一见绣有飞鹰的军旗,立时便落荒而逃,轻易不敢再来寻衅。

宫牧野得此良机,一面训练士卒,一面招募百姓垦荒。而边关百姓因连年战火,生活益常穷困。宫牧野想得周到,除调一部份军兵助老百姓垦荒种田,还将缴获所得牛马牲畜分给当地穷户。

边关百姓无不欢呼万岁,齐颂圣明,称赞边关的一众将校之余,用心开垦。不过数月光景,边关又有了许多生气,四处都是一派欣欣相荣之状。

宫牧野和尉迟鹰看在眼里,喜在心中。捷报传入长安,不多久便有圣旨前来。却是召宫牧野速返京述职。

原来,宇文护本意是想借突厥人之手杀了宫牧野,好除去自己一块心病。谁曾想宫牧野确是一位将材,竟在极艰难的环境下以弱胜强,反败为胜,而且九镇实力日渐强大。据兵部申报,九镇现已拥兵八万,将士数百,宇文护自然不愿见老对头宫牧野执掌兵权,急忙又面禀武帝,欲将宫牧野调回。

武帝也有自己的打算,挑选了一名心腹太监前往传旨,召宫牧野回京,暗中却又派他携去一封密信,命宫牧野挑选“心腹勇士,秘密抵京,以备不时之需。”此队人马,可暂由尉迟鹰统领,又特别嘱托“一路上要千万小心,绝不能露出丝毫蛛丝马迹,让老贼察知。”

宫牧野和尉迟鹰商量妥当。先由宫牧野大张旗鼓地布告全军,自己要回京述职,一应军权暂由荆将军代理。然后由尉迟鹰秘密抽调“飞鹰团”三千名­精­锐铁骑,以换防为名调出碎云镇。

这三千人都是曾与尉迟鹰同生共死的善战勇士,自然可以信任。离开碎云镇三十里后,尉迟鹰才命令众军换穿百姓衣衫,化整为零,由俞铿和西门兄弟三人分别主持,自行到长安城外十里处的乌龙岗聚集,听候调派。

一切安排妥当,宫牧野和尉迟鹰二人与众将士依依惜别,辞别扶老携幼,前来相送的边关百姓,取路向长安而去。

这一日到了长安,宫牧野先行入城。尉迟鹰为避人耳目,却又在乌龙岗停了三天。一来是为等候随后而来的俞铿等人。二来长安城中,宇文护爪牙众多,他若与宫牧野同出同进,难免惹人注目。

三天后,俞铿、西门兄弟都已赶到,三千名勇士也络绎赶到。宫牧野想得周到,密令尉迟鹰将这三千人尽数安置在乌龙岗一个废置的军营。

这乌龙岗原本是一处大市镇,南来北往之人多喜欢在此交易货物,是以三教九流,最是鱼龙混杂,官府也不大管束。而那个军营,则是早已为军方放弃,成为储备京城粮草供应的一个大粮仓,平时只有十余老兵看管。将三千人马隐藏在此地,自然极为妥当。

尉迟鹰兀自不放心,命俞铿等人将人马分散隐入后,指派­干­练之人负责管理,十人队、百人队、千人队,严令不许随便外出,各级管理更不能漏出一丝马脚。否则,只要有一丝消息传入宇文护耳中,那便是一场大祸。

一切安排妥当,尉迟鹰这才重入长安,入宫见驾。武帝早已从宫牧野处得知尉迟鹰的消息,十分欣喜,立即传旨,御书房进见。

尉迟鹰走进御书房,刚想跪下磕头。武帝一摆手,笑道:“不必多礼!”尉迟鹰道:“谢皇上。”但仍深施一礼,这才站起身。

武帝嘴角含笑,细细打量了他好一会。尉迟鹰离宫一年多来,身材似乎又长高了些,显得更为健硕剽悍,一张英俊的脸上也颇显风尘之­色­,较之当日进宫之时,也显得更为成熟、稳重了许多。

武帝满意也点点头,笑道:“小鹰,你好像长大了不少嘛!”本来武帝比尉迟鹰也大不了几岁,但他对尉迟鹰十分喜爱,有时便也会忘记君臣之礼。

而尉迟鹰自幼孤苦,对武帝的关切之心也十分感动,微笑道:“皇上说笑了。”武帝微微一笑,说道:“小鹰,听宫太尉说,你在边关­干­得很不错,朕没有看错你!”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