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如意修仙 > 第十回 登山望远

第十回 登山望远

赵如意转身望了过去,却见两个书生打扮得年轻人正在望着自己。左边一人神情潇洒,手执折扇,右边一人相貌忠厚,眉宇之间隐有正气。

“两位兄台有何见教?”赵如意脸上露出一丝狐疑之­色­。初来乍到,哪里能认识什么人。自然也就不知道对面二人来得来历了。

“宜阳郡罗明辉。”右边的忠厚书生拱手自我介绍道。

“博陵司马山。”左边英俊青年也拱手,笑道:“听说今年的案首相貌不凡,最重要的是年纪是最小的,所以我二人一见贤弟如此模样,就知道必然是今年的案首了。故此特来拜见。”

赵如意脸­色­一动,却没想到眼前的两人居然是排在自己后面的司马山和罗明辉。当下笑道:“师长抬爱,愧不敢当。”

司马山闻言哈哈大笑,道:“贤弟莫要谦虚,文章自在面前,何人为案首,自然一目了然。贤弟文章,恐怕就是明年的春闱,贤弟也可以直取状元之位。我等佩服。”罗明辉也点了点头,双眼却是闪过一丝敬佩。

这个时候,周围的学子都知道眼前的三人就是取了本次考试前三名者,当下纷纷围了上来。听着三人的谈论,那司马山见状,手中的折扇轻摇,道:“今日秋高气爽,大林山丹霞亭就在眼前,不若我等登高望远,吟诗作对,如何?”众人闻言纷纷赞同。考中的自然是同窗,此刻拉拢一下彼此的感情,就是没有考中的,也会借着这个机会,取长补短,以备来年再考。当下纷纷朝大林山丹霞亭而来。赵如意见状,也跟了上去。

丹霞亭乃是大林山的名胜所在,从亭上可以鸟瞰整个大林书院。众学子沿着山间小路朝山上走去,只见一路行来,丹霞红叶随风而落,美丽无比。更为重要的是在沿途的岩壁上,还有许多前人留下的诗句,供人欣赏与学习。

丹霞亭内,众人或坐或站,或吟诗,或赞美,或为眺望风景,连赵如意也觉得心胸开阔了不少,远远望去,面前一片开阔,吞吐之间,一股清凉的气息仿佛从泥丸而下,涌入体内,丹田内的真气也随之鼓荡起来,赵如意明显的感觉到,自身的内力仿佛又增加了不少。赵如意叹息道:“这里倒是修炼的好地方,只可惜,不时地有学子前来。”

“余意贤弟,你乃本次考试的案首,我等都已经献丑,该你来结尾了。”

正在沉思间的赵如意忽然被司马山给惊醒过来,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拱手道:“如此美景,让人不由沉醉其中,余意失礼了。”当下看了看左右,果见有许多人都题诗赞赏,或为感叹等等,其中也不乏有名句。诸如司马山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罗明辉的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赵如意望着面前的一片血红,想着栖凤山,若是没有那场灭门之祸,或许也会像如今这样美丽,只可惜,那样的美丽却是不属于自己了。略一思索,手中的狼毫飞舞,霎时间,雪白的宣纸上,就留下一手妙书,身后的司 都市古武最新章节马山,不由得念了出来,道:“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话音刚落,司马山眉头轻皱,扫了赵如意一眼,暗思道:“此人不过十几岁的少年,怎么心境如此沉重,让人费解。”

“哈哈,献丑了啊!”赵如意手中的狼毫正待提起,忽然又想到什么,赶紧放了下来,对众人拱手笑了笑。众人纷纷围在新诗旁边观看,只有司马山才注意到刚才的细节,不由得吸了一口冷气,暗思道:“果然是才思敏捷,这么短的时间内,做上一首诗已经很难了,做的如此好诗就更难了,看他的架势,显然心中还有一首。难怪能居案首了。”

“哪里跑!”众人正待评价诗文的时候,忽然面前白影一闪,接着就有两个相貌凶恶的武林人士冲了上来。

“你们可看到一头雪白的狐狸了。”一人黑面髯须,面容丑陋,扬了扬手中的宝剑,脸­色­狰狞,恶狠狠的朝着一­干­书生扫了一眼。宝剑上还能清晰地看见有几滴鲜血,落在山石上。另外一人双眼在众人之间扫了一眼,蔑视的眼神,众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放肆,这里是大林书院,岂是你等能来的地方。”司马山脸­色­冰冷,手中的折扇执着那人冷喝道。

“哼,大林书院又怎样,我们也不是来杀人,而是来追寻一头狐狸的。”那人显然对大林书院很是忌惮。虽然对方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若是在平时,杀了一两个也没有人知道的,但是这里是大林山,这些人显然是大林书院的学生,且不说这大林书院在大唐名声极响,更重要的是在大林书院的一边,就是赫赫有名的大林寺,也容不得有人在这里杀人的。

“上天有好生之德,你又何必与一只狐狸过不去呢?”一个清朗的声音说道。那人望去,却见一个少年站在不远处。只见这少年丰神俊秀,一袭白衫,潇洒无比,让人见之,忍不住暗自惭愧。

“老大,九尾灵狐!”另外一个汉子指着那少年怀里,大叫道。这个时候,才发现,刚才自己追踪的灵狐居然被少年抱在怀里。

“放下他,饶你不死。”黑面汉子双眼中­精­光一闪,就朝少年怀里的灵狐抓了过来。

“放肆!”黑面汉子耳边忽然响起了一声巨雷,震动的气血翻滚,忍不住吓得面­色­苍白,后退了几步才停了下来。望了望四周,却见众人脸上都是惊讶的模样。

“老大,你怎么退回来了。”一边的汉子惊讶的问道。

黑面汉子闻言面­色­一变,顿时知道刚才肯定是有人以高深的内力在警告自己,想到这里,面­色­更加惨白了,朝周围拱手道:“不知前辈在此,晚辈多有得罪。”话音刚落,就拉着另一个汉子仓皇而退,连望都没有望一眼,转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瞬间而来,瞬间而退。让众人看得惊讶不已,一时间议论纷纷,又说两名汉子的,有说那神秘的高人的。只有司马山若有所思的望了赵如意一眼,而赵如意却惊讶的望着手中的灵狐。

第十一回 灵狐

经过两人的冲撞之后,众学子也无心在吟诗作对,恰好书院里的住房管事说要与众学子准备住宿之处。大林书院虽然学费昂贵,但是只要考进了书院,食宿却是不用担心,自然有书院安排。而且都是单人单户,大林山何其广阔,大林书院经过百年的积累,早就占据了半壁大林山,恰好与大林寺分为­阴­阳两面。

分给赵如意的是一个叫映月的阁楼,隐藏在一片山林之间,更为重要的是,推开窗户就是大林书院中有名映月潭,环境也十分的优美。在潭的四周还有几栋建筑,赵如意打量了一番,司马山与罗明辉二人也正好在其中,三人见又能在一起,心中也都高兴起来。

“贤弟,你可知道,这映月潭边的房子可不是用钱可以买的到的。”映月潭边,司马山言语之间却是有得­色­。

“此话怎讲?”赵如意惊讶的问道。一边的罗明辉也好奇的望着司马山,显然也不知道这其中还有什么奥妙。

“贤弟的映月,我的听松,还有罗兄的博雅,历年来都是留给每次考试的前三名所有。而且这里是三年才得一换。嘿嘿,我等不光要银钱足够,还要运气好,当然更重要的是能力压群雄。”司马山手中的折扇摇了摇说道。赵如意与罗明辉二人这个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对了,贤弟今日得到的白狐,我甚为喜欢,想送与小妹,不知道可否割让。”司马山忽然说道。

“灵狐?算了,生灵各自有命,那灵狐周身雪白,好似有些灵气,本就不应该出现在世人面前,虽然如今后脚有伤,待它伤好之后,就将其放归山林,也是功德一件。”赵如意扫了一眼自己的房间,摇了摇头。

司马山闻言也点了点头,道:“是我考虑不周,贤弟说的有理。想我等在场数十人,灵狐别人不投,偏偏投入贤弟怀中,也是与贤弟有缘分。”罗明辉闻言也点了点头。三人如此又说了一番话,月­色­逐渐上了柳梢,方才相互散去。

回到小楼上,望着床榻上的雪白灵狐,此刻正用怯生生的眼神望着自己,赵如意微微一笑,轻轻地上前摸了摸灵狐雪白的毛发,却没有发现灵狐双眼中,此刻却露出一丝羞恼,一丝害羞的眼神。

“古时泅州城内有一人会画狐,有一日,他也救了一只狐狸,不过是红狐,自那以后,他每次画画的时候,都会给那狐狸看。有一次,他他问:‘你是公狐母狐?’,狐说:‘我是母狐。’他问:‘传闻狐能化人,此话当真?’狐说:‘信则有,不信则无。’他又说:‘那你能不能变个美女?’狐说:‘能又怎样?’他说:‘嫁给我。’狐道:‘你将我放出笼来。’其实,他问这些的时候,红狐并没开口。但他想象狐就是这么和他说的。他真的将门打开,红狐没有变成美女,却哧溜一声消失在夜­色­ 星空吞噬者帖吧中。对了,灵狐,你是公的母的啊!要不,也变个美女出来,我也娶你。哈哈!”赵如意摸着灵狐的脑袋,却哪里能注意到灵狐双眼中的羞怒,还有一丝妩媚。

“又该参悟宝剑的时候了。”赵如意漫不经心的站起身来,取过墙上的宝剑。却不知道宝剑刚刚取出,那灵狐双眼中珠光流动,尽是惶恐之­色­,娇小的身躯颤抖着不停,好似碰到了什么克星一样。过了好半响,才勉强的睁开了双眼。此刻的赵如意的整个心神都沉浸在宝剑之中,哪里能感觉到灵狐的异样。

小狐狸观察了好久,忽然慢慢的伸出雪白的爪子,就朝宝剑抓了过去,忽然仿佛又想到了什么,双眼中露出一丝畏惧之­色­,又将爪子收了回来。慢慢的跳下了床榻,拖着一只受伤的后腿,跳到窗前的椅子上。诡异的望着窗外的月亮,头颅一动又一动,若是赵如意此刻清醒的话,肯定会认出,这正是象书上描写的灵狐拜月的模样。那就是狐仙手段了。

只见皎洁的月光之下,灵狐口中喷出一道道银白­色­光华,呼吸之间,又仿佛有一道道光华从月光中轻轻撒下,被灵狐吸入体内,原本雪白­色­毛发上,更有银光闪烁,美丽非常。却是在吸收着月亮的光华,转化为自己的法力,而后脚上的伤口,也­肉­眼可见的速度正在恢复着。偌大的光华流转,笼罩着整个房间,虽然细若发丝,但是却是银光闪烁,照耀着整个房间,清凉而又舒爽。

赵如意并不知道自己救下的狐狸居然有如此大的本事,拥有传说着吞吐月亮光华的本领,也正是传说中的狐仙一样。这个时候的他只是感觉到自己的心神更容易的沉浸在那庞大而飘渺的剑意之中。令赵如意奇怪的是,往日飘渺无影的剑意此刻仿佛又清晰了不少,这是在赵如意吞食了洗髓丹之后,第一次发现这种事情。

“难道我的内力又有了变化不成?”赵如意望着空中不断飞舞的宝剑,皱了一下眉头。好像每次自己的内力有所­精­进的时候才会出现这种事情。一想到这里,赵如意更加不敢怠慢了,哪里能放弃这种机会,望着空中的飞舞的无穷剑意更加用心了。剑意无穷无尽,在空间中不断的飞舞,而赵如意双眼死盯,以手指当剑,跟在后面舞了起来,脑海之中,却在不断的思索着剑气击出的轨迹。

灵狐正沉浸在吞吐月华的时候,忽然感觉身后有一股玄秘的气息笼罩着整个房间,心中一惊,不由得停了下来,回头望去,却见赵如意周身月华大闪,无数的天地灵气纷纷冲入体内,形成一层银光,照­射­着小楼。灵狐火红的眼珠一转,顿时明白的原理,双眼中居然露出一丝惊讶,还隐隐有一丝嫉妒来。但是一见到赵如意胸口面前的宝剑,双眼中又露出一丝畏惧来。忽然,灵狐双眼一动,哧溜溜的跳到赵如意的床榻上,又如同先前那样,吞吐着月华。

第十二回 藏书楼

天­色­刚明,赵如意的意识再次从宝剑中退了出来,从床上站起身来,忽然骨骼咯咯作响,仿佛一颗颗霹雳爆炸开来一样。舒爽无比。赵如意立在窗户,望着窗前的一汪潭水,雾气蒙蒙,根本看不清楚,潭水有多深。而此刻,早就有一些学子们,在潭边边走边读书,书生朗朗,空气清幽,赵如意只感觉周身清爽,仿佛刚刚洗过了澡一般。

“真是一个好地方。”赵如意哈哈大笑,望着趴在床榻上的灵狐,不由得又摸了摸那柔软的皮毛,就跑到外面进行洗嗽,却也没有注意到灵狐双眼中的羞怒。

“余意贤弟,今日王博士要亲自给我们上《中庸》,不能错过哦!”刚刚吃了点食物,正待往回走的时候,就碰见了司马山与罗明辉二人,手中正拿着书袋,显然正准备去上课的。一见赵如意如此懒散的模样,罗明辉赶紧拉着赵如意说道。

赵如意知道在大林书院中,有大儒数百,但是其中,对中庸研究最深的就是王龟龄,这一届讲解《中庸》的就是他了。不光赵如意这一届会去听讲,就是有些师兄也会前去观摩,期望能从其中学到一些东西。读书之道,活到老,学到老。做学问,就必须揣摩,再揣摩。相同的内容,但是王龟龄讲解的中庸每次听讲,都能从中学到不同的东西。

“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於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卷之,则退藏於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王龟龄手执书卷,慢慢的诵读着中庸,解释着其中的原理,声音中正平和,让人听之舒爽。书屋内,一­干­学子听得如痴如醉。赵如意也沉浸在其中,隐隐之中,却没有注意到,书屋内弥漫着一股深刻的气息。刚正宏大,正气浩然,充斥着整个大林山。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如意,此话何解?”王龟龄在众学子中扫了一眼,手中的戒尺忽然指着赵如意询问道。

“此右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所谓一篇之本要是也。”赵如意赶紧站了起来说道。

“嗯,不错。”王龟龄思索了片刻,猛地点了点头,脸上也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其余众学子也都皱着眉头思索起来,又得满面疑虑,有的却是惊喜非常,如同闻道一般,还有的却是满是嫉妒之­色­。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王龟 星际仙踪全文阅读龄又读了下去,解释道:“此经明至诚之道,天之­性­也。则人当学其诚之­性­,是上天之疲乏不为而诚,不思而得,若天之­性­,有生杀信著四时,是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者,言人能勉力学此至诚,是人之道也。不学则不得,故云人之道。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者,此复说上文诚者天之道也。唯圣人能然,谓不勉励而自中当于善,不思虑而自得于善,闲暇而自中乎道,以圣人­性­合于天道自然,故云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此复说上文诚之者,人之道也。谓由学而致此至诚,谓贤人也。言选择善事而坚固执之,行之不已,遂致至诚也。”

“我大林书院来往大儒无数,教学多年,也曾留下无数的读书心得,尽数藏在藏中,其中有许多的真迹孤本,尔等若是有闲暇,可去藏借取,前去钻研,必有所得。”王龟龄扫赵如意等学子一眼,又布置了方才下课。

赵如意见众学子纷纷离开了学堂,拉住一边的司马山问道:“博士刚才所说的藏是在何处啊?”

“贤弟,想去?”司马山问道。

“同去,同去。”一边的罗明辉催促道。

“藏名字叫做天藻阁。在大林书院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了。里面所藏甚多,多达十数万卷,有许多的真迹股本,也有如此大儒所留的读书笔记。大林书院之所以如此兴盛,有一部分就是冲着这些藏书来的。”司马山解释道。这个时候,赵如意与罗明辉才明白这藏的来历,当下三人一起朝天藻阁走去。

天藻阁坐落在大林书院后山,幅员广阔,占地数十亩,高约五层楼,每一层楼所藏的书籍各有不同,比如一楼都是一些普通的书籍,而二楼乃是一些真迹股本,与一些大儒的读书笔记,至于三楼以上更为重要,乃是一些上古留下的文稿,或为甲骨,或为铁片等等,乃是大林书院中的重中之重。

到了藏前,果见天藻阁楼共五层,攒尖顶,层层飞檐,四望如一。在主楼周围还建有胜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赵如意三人刚刚进入其中,就见一个老夫子端坐在一张几案旁边,见三人进来,招呼道:“学子可是来借书的?”

“正是!敢问先生,可是要办什么手续不成?”罗明湖行了一礼,问道。

“凭借学生号可以登记借书,但是不可毁坏古籍,要知道这些古籍收藏甚难,坏之则很容易。不可夹带,否则,必将逐出书院。”夫子吩咐道。

“这是自然。”赵如意等人连连点头。

“三楼以上,非有博士的推荐,不可上,你三人若是没有博士的推荐,不能上三楼。”夫子又提醒道。三人连连称是,想来是三楼以上都是珍贵的甲骨文等重要物件,上古流传,不能轻易的碰之。

第十三回 浩然正气

三人听了夫子的要求之后,就在藏内寻找一些自己需要的珍藉孤本,或者是名家著作。赵如意也在一楼看了看,发现并没有自己喜欢的著作,就上了二楼,二楼远比一楼来的宽旷的多,毕竟大儒的文章在整个天藻阁内还是很少的。当然相对来说,这二楼前来观摩的学子也还是很多的。

赵如意两边的书架上扫了一遍,忽然双眼一亮,看见一方书架上写的正是大儒沈方名的名字,心中惊讶,没想到自己的外公居然也来这里讲过学,当下在书架上浏览器来。只见上面有《诗经注释》、《古文今考》等等著作,有的当初在家中也曾见过,有的却是没有。赵如意看着这些,脑海中却是想到了在家中读书的那些时光,不由得痴了起来。好半响才反应过来,正准备伸手取下几本没看过,忽然被其中的一个小册子给吸引住了。

小册子书页枯黄而古朴,显然是有些年头了。上面写的是《浩然正气歌》的字样,浩然正气乃是亚圣所传下来的,上古时期,告子问孟子,什么是他所长。孟子回答说:“吾知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告子又问:“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孟子回答说:“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浩然之气是什么气呢?当年赵善曾经告诉过赵如意,概括起来,就是至大至刚。至大是至为广大,至刚是无比刚健。但这至大至刚的气并不是生来就有的,是需要培养的,“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一直培养而不加损害,它就能充塞于天地之间。但是至于什么浩然正气歌,却是没有解释过,一想到这里,赵如意又好奇的打开首页。

“至大,初无限量;至刚,不可屈挠。盖天地之正气,而人得此生者,其体段本如是也。”一进入首页就能看见如此一行字,尚未明白其中的原理,但是就感觉到一股至大至刚的浩然

正气扑面而来。

“春秋文山?是何许人也!”赵如意望着下面的几个龙飞凤舞的字迹来,或许这本书正是这个叫孔四方的人写下的。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赵如意一口气读了下来,心中充斥着一丝激荡的气息,不由得仰天长啸,震动整个大林山,藏内众学子面­色­大惊,纷纷望着站在书架旁的赵如意,脸上露出奇怪的颜­色­。正在抬阶而上的司马山与罗明辉面上更是惊讶无比。

正在对弈的何平与王龟龄二人相互望了一眼,失声道:“浩然正气!”

“没想到自沈兄之后,我辈中居然又能出现拥有浩然正气的人物,也不知道是哪位先生,有此大智慧?”何平摇了摇头,脸上又是激动,又是失落之­色­。

“浩然正气秉天地而生,非是大仁,大慧者,不能拥有之。今日没想到会出现在我大林山中,大林山兴盛之日不远了。”何平苍老的面孔上留下一行浊泪来。

“不知道这位先生是何方神圣,真想现在就。”王龟 牧道小说5200龄长叹道。

“莫要担心,他迟早会找上门来的,或许,这个人你我认识也说不定。”何平忽然嘴角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来。

“何人?”王龟龄好奇的问道。

“天机不可泄漏。”何平哈哈大笑道,手中的白子随手一丢,脸上露出欢悦之­色­。

藏内,赵如意神情激动,仔细地翻阅着这个小册子,上面写着浩然正气的培养方法以及浩然正气的功用等等。养胸中浩然正气者需要仁、智、勇,使自己义正刚直,从而神气盛旺,气贯天地,至此心神能永存在天地之间等等,至于有浩然正气者,万邪皆避,甚至能激发真龙之气,以达到御敌、破法、护身等等神奇的作用。看得赵如意如痴如醉。

“贤弟,你在看什么著作,心神投入其中,不可自拔,让我等好是奇怪。”司马山手中的折扇轻轻摇动,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一边的罗明辉脸上也露出好奇的神­色­来。

赵如意这才从其中惊醒过来,望了望四周,却见周围众学子都望着自己,脸上却都露出好奇之­色­,心中略一思索却是明白,人若读书,心神浸入其中,读到­精­彩之处,往往会拍案叫好者也是有的。虽然对赵如意仰天长啸感到好奇,但是却都关心,赵如意读到了什么好书。

“浩然正气歌!春秋文山?”司马山皱了皱眉头,一边的罗明辉脸上也露出一丝奇怪的神­色­来。浩然正气歌,众学子都有耳闻,读起来顶多是心情激荡,但是若是仰天长啸,不可名状,却是很难达到的,而这个春秋文山的人却从来就没有人听过,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学子,却不知道为何落在沈方名这个大儒的文集之中。

“浩然正气?万邪皆避?御敌?破法?护身?贤弟,你莫非这神仙怪异类的小说看多了,居然也相信这神仙之说。神仙之道虽然是有的的,但是,我可是没听说过有我儒家成仙的人物。”司马山笑道:“这春秋文山的家伙,肯定是一个招摇谎骗的家伙,居然能说出这种言论来。”

“贤弟,司马兄说的极是,这佛家有成佛之说,道家有成仙成圣之说,还有白日飞升之说,可是我们读书人却从来就没有什么成仙成圣之道。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尔!这些骗人之说还是莫要相信的好。”罗明辉也摇了摇头道。

赵如意闻言,摇了摇头,暗思道:“恐怕你们二人也不会相信,其实我也算是半只脚踏入神仙之路的人物了,这里面虽然没有经过验证,但是想必能被外公认可,或许真有其事也说不定。”但是一想到两人的好意,党校笑道:“两位兄长说的哪里话,小弟只是觉得这浩然正气歌写的好而已。神仙之道太过飘渺,非有机缘者不能得,小弟尚年轻,娇妻未有,如何会过苦行僧一样的生活。”司马山等人闻言纷纷哈哈大笑。三人又在里面选了几本书,方告辞而去,赵如意仍然将浩然正气的小册子也借了出来,准备再读一读,他有一种预感,此书是有大作用的。回头问一问山长,或许能知道其中的一点秘密也说不定。

第十四回 春秋儒门

“山长,我外公是不是也曾在书院中担任过教授?”山长何平的房内,清雅不俗,不过让赵如意奇怪的是,在这个书房内,还有中庸博士王龟龄的存在。

“如意,告诉你何爷爷,你是不是拥有了浩然正气?”何平双眼一亮,盯着赵如意问道。一边的王龟龄脸上也露出激动之­色­。显然很重视这浩然正气。

“浩然正气,莫非指的是这个小册子不是?”赵如意心中一想,将随身所带的小册子取了出来。

何平伸手接过,双眼中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来,翻了翻,最后叹了一口气道:“不错,正是这本册子。”

“山长,莫非这后面说的是真的?学生只听说过佛门有罗汉菩萨,道家有神仙的,好像没有通过还有修儒的。”赵如意疑问道。

“当初我也不相信,但是你的外公当年就曾使用过一招,让我们不得不相信。”王龟龄笑道:“你外公当年与我和山长是好友,当年他带着你的母亲,来大林书院住过一阵子,曾经告诉我们两个故事,你外公乃是至诚君子,说话不会有假的。”

“第一个故事是说,这浩然正气能避邪。嘿嘿,子不语怪力乱神,到了你外公那里都变了。”山长何平苦笑道:“你外公进京赶考的时候,路过一个小庙,天­色­已晚,只能借着小庙住一晚,那晚上乌云密布,你外公睡得正迷糊之间,忽听得庙中­阴­风四起,仿佛有厉鬼哭嚎,心中大惊,睁开望去,果见周围有无数鬼魂,生得各种模样,有吊死者,有溺死者等等,莫不是厉鬼作祟,纷纷朝你外公咬来。你外公当初不过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哪里能抵挡,在危机的时候,就想到了这本书,当初大声念过那浩然正气歌时,感觉周身大放光明,仿佛一股气息充斥在自己的周围,那些厉鬼纷纷被击得粉碎。按照此书的描述,那股气息,就是浩然之气。至刚至阳,所以能克万邪。”

“其二,就是三十年前,苍浪河大水,你外公奉旨赈灾,在沧浪河畔遇见恶蛟作乱,听说那恶蛟已经生有神通,称之为妖。”一边的王龟龄也接过口来,赵如意闻言心中一动,莫非我那宝剑就是为诛妖所存在的。但是很快就被王龟龄的话吸引过来,这些事情,赵如意在沈方名的读书笔记中并没有记载,也不知道是为何故。一时间,又认真听了起来。

“你外公当年手捧圣旨,驭真龙之气,护住周身,那恶蛟虽然有神通,但是却不能伤害你外公分毫,反而被真龙之气所压制,无奈之下,只得逃之夭夭。大概就是这本书上所说的驭真龙、护身、破法的神通了,就与那些仙人相同。”王龟龄双眼中却是露出向往之­色­。神仙飘渺,但是长生之道却很是吸引人,更何况这成仙之道也不是没有,大唐国就有不少的仙人,只是自己没有机缘不曾见到而已。

“何爷爷,不知道这浩然正气如何能得?如何能使用呢?”赵如意忽然问道。按照书上的解释,这浩然正气是养来的,说的极为含糊,更没有说,如何的成长,哪里能让赵如意明白。一见此种情况,赵如意赶紧问道。

哪 重生金钱大亨燃文里知道何平与王龟龄相互望了一眼,苦笑道:“若非你外公的事情,我等仅仅只是知道亚圣所言的浩然正气而已,哪里知道这些事情。若是你外公在世,或许能知道一些。可惜了。”言语之间却是萧瑟无比。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