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如意修仙 > 第十回 登山望远

第十回 登山望远

“山长桃李满天下,可曾知道这个叫春秋文山的是何人?”赵如意又问道。

何平皱了皱眉头,摇了摇头,道:“这个问题,当年我等也曾与你外公讨论过。春秋乃是儒家经典,何人敢以春秋命名,可见此人的身份的尊贵,但是我等探寻了各种文稿,却从未找出这个文山何方人物。不过,却发现一个疑点,三百年前,我大唐建国的时候,有一人唤文仲的人,他是高祖皇帝的帝师,有一次在闲聊的过程中,有人就问帝师来自何处,帝师哈哈大笑说春秋笔写春秋,几载春秋。日月潭映日月,多少日月。若是没有猜错的话,帝师是来自一个叫日月潭的地方。而且与春秋大有关连,又姓文,或许这个叫文山的人,与帝师有些关联也说不定。”

“如意,你也莫要着急,当年方名兄不过一介书生,都能激发圣旨中的真龙之气,更何况,你还身怀绝技,或许比你外公更为厉害也说不定。”王龟龄宽慰道。

赵如意不自然的点了点头,心中却有些着急,自从得知自己当初在客栈中使用的乃是道家神通,与那些修道者相同,赵如意不由得就想到当初栖凤山上,那血棺中人物使出的那一招,那也是飞剑之道,甚至还可以说,那人也是修仙中人。见过了诛妖剑的神秘,或许这些人就是冲着诛妖剑来的。也就是说,自己以后要面对的恐怕就是这些神仙人物了。若不加强自己的修为,如何是那些人的对手。若是想加强自己的修为,要么就拜入一个修仙门下,要么就自己得到一种修炼方法。神仙飘渺无宗,这种机缘也好似井中月,不可求。剩下的就是自己能找到一种修行法门,眼前的这个浩然正气好像就是一种修行法门,能护体,也能御敌,破法,与那些修仙的神通相同,本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上等的修行法门,但是如今看来,还是一场空。告辞了何平与王龟龄,赵如意心情沮丧的回到了住处,抱着诛妖剑,又沉浸在无穷的剑意之中了。

山峰隐隐,数十座山峰耸立,中间有一面大湖,不知道其有几千里,坐落在群山之间,浓雾笼罩,人迹罕至,根本就不会有人会想到,这里居然有如此大的湖面出现在群山之间。湖面上,从空中鸟瞰,湖面上,有小岛无数,其中最大的岛屿有七个,成北斗状,点缀在湖面上,如同明珠一样。岛屿上,飞檐走壁,亭台楼阁,莫不是­精­美之物。忽然一道剑光从一个岛屿上破空飞出,却见那宝剑上,有一人身着峨冠博带,丰姿俊爽的男子立在其上,面容潇洒。忽然手中飞出一柄铁尺,仿佛是教书先生所用的戒尺一样,隐隐可见上面刻着“春秋”的字迹。男子一声大喝,声若洪钟大吕,道:“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敕!”只见话音刚落,一道金光闪过,就见一道金桥现了出来,那名男子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身形落在金桥之上,金桥缓缓而动,慢慢的就消失在空气之中。

第十五回 诛神阵

映月楼中,灵狐照样端坐在赵如意身边,正准备吞吐着月华,这几天以来,灵狐早就习惯了这种生活,虽然对赵如意抚摸自己,仍然是感到一丝羞恼,但是习惯成自然,如今已经是好多了。而对那诛妖剑,也变的不在害怕了。

淡淡的月华慢慢的从空中缓缓洒落而下,整个房间中仿佛披上了一层银光,赵如意面容之上宝光闪闪,仿佛如同云端的佛陀一样,让人忍不住顶礼膜拜。

忽然,一道至大至刚之气蓬勃而出,笼罩着整个房间,正沉浸在月华中的灵狐面­色­大变,忍不住惊叫了一声,赶紧从吸收月华中惊醒过来,发出一阵阵簇簇的声音,火红的双眼之中,露出一丝惶恐之­色­来,身形也从床榻上跳了下来,躲在房屋的一角,紧张的盯着赵如意,惶恐之中,仿佛有些紧张和担心之­色­。

而此刻的赵如意并不知道自己房间内发生的一切,正沉浸在无穷的剑意中的他,忽然想起白天得到的浩然正气,神识在跟随剑意舞剑的同时,不由自主地将体内所得到的浩然正气加入其中。霎时间,神秘空间中,顿时到处充斥着刚烈之气。那诛妖剑法本是飘渺,玄妙无比,经过赵如意加入浩然正气之后,整个剑意大改,从而引发了如此阵势。

待到赵如意惊醒过来的时候,却是欲罢不能,庞大的神识不由自主地涌入其中,整个心神仿佛要脱离自己的控制一样。赵如意面上顿时露出一丝惶恐之­色­。正在这个时候,忽然一方阵图现在空间内,那原本在空中飞舞的诛妖剑仿佛是见到自己的母亲一样,一下挂在阵图上。仿佛这宝剑就应该是这样悬挂的一样,而在它的四周,还隐隐约约的出现了六柄宝剑,只是这六柄宝剑并不象诛妖剑一样,只是虚影而已。

赵如意正在惊讶的时候,阵图之下,出现一个八卦台,仿佛等着人坐上去一样。赵如意思索了片刻,抬腿就坐了上去,忽然面前闪过一道道剑影,赵如意看得分明,这个时候使出的剑法正是诛妖剑平日所舞动的剑法,同时赵如意更知道,这套剑法原来是这样使出来的,而不是用手使出来的。更为奇怪的是,这个时候,其他的宝剑也随之而动,只是剑意太过深奥,而且速度快捷无比,根本就捕捉不到任何剑影,剑意或隐或现,根本不可捉摸。但是隐隐之中,赵如意却能感觉到,这七柄宝剑好似组成了一个阵势,相互配合,威力无穷。其作用远在单个的剑法之上。而这阵图与八卦台就是控制这剑阵的枢纽。

赵如意正待研究这阵图的时候,面前所有的剑影都消失的无影无踪,出现一幅画面来,赵如意仔细望了过去,却隐隐可见是一座大城,城内车来车往,人群无数。大城之外有一座高山,高入云霄,状若老人。其中有一道观立在其上,道观之后,又一条瀑布从 野­性­勋章燃文九天而落,砸入山下的水潭之中,发出隆隆之声,飞溅起数丈水花。正待赵如意看的究竟的时候,面前的画面陡然消失,接着自己的神识被撞了出来。

“怎么回事?”赵如意一下子从床上爬了起来,摸了摸脑袋,却见一身的冷汗。回想着梦中的一切,却又发现,那根本就不是梦,而是在预示着什么。一想到这里,猛地想到那神秘的八卦台,那出现在梦中的阵图,好似已经深深地扎根在自己的脑海中一样,又好似自己以前曾经见过的一样。

“皮纸!”赵如意面­色­猛地一变,终于想到了什么。一下子从床上爬了起来,从一边的书架上,取出一本书来,翻了翻,果然没有发现当初放进入的图纸。

“图纸怎么会出现在梦里了?那梦里见到的地方又是在何处呢?”赵如意皱了一下眉头。他有一种预感,那个地方肯定有着秘密,与这诛妖剑有着很大的关系,甚至,或许就是剩下的几柄宝剑中的一柄也有可能。诛妖剑的利害,赵如意能清楚地认识到,若是能得到其他的几柄宝剑或许就能看得出这阵图到底有多厉害。

一想到这里,赶紧磨墨,展开了宣纸,正待将自己梦中所见的场景给画下来,忽然看见躲在一边的灵狐,笑哈哈的抱了起来,道:“没想到小东西居然躲起来了。”说完就将其放在床榻上,自己转身画起画来。

灵狐双眼转动从床榻上跳上桌子来,火红的双眼好奇的盯着宣纸上的画面。形如流水,瞬间在宣纸上画出了一幅水墨画来,与刚才梦中所见的一模一样。城墙森严而威严,行人如织,一片繁华景象,城外高山耸立,直Сhā云霄,状若老人,神态安详,道观小巧,古朴盎然,映在山峰之中,瀑布从银丝,从九天而下,坠入深潭,飞溅出点点水花来。等等只要梦中所见的情景一一现于画面上,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看这建筑的风格,象是大唐国内的建筑风格,只是大唐幅员辽阔,大小城市数以千计,山川更是不计其数,不知道这是哪座城池,哪座高山。”赵如意眉头皱了皱,望着画卷叹了一口气。他不过十几岁的少年,也不曾出过远门,哪里知道外面的世界,就算博览群书,熟知各地风俗,但是对这些具体的地理知识却是不甚清楚。

“小家伙,你莫非知道?”赵如意摸了摸灵狐的脑袋笑哈哈的说道:“看来,只有明日去问几位博士了。想必他们见多识广,或许能知道这城池在何处?然后去寻找一番就是了。反正,剩下的课程,也不是很急。还有三年的时间。”赵如意说的倒是有理,自从吞食了筑基丹后,赵如意德记忆力大涨,灵智大开。对于一些需要记忆和理解的知识,却是不在话下。思索了片刻,又将自己包裹收拾了一下,方才抱着灵狐,陷入沉睡之中。

第十六回 大林寺

次日清晨,待教授《周易》的博士宣布下课之后,赵如意赶紧取了昨夜作的画,正待朝何平的住处走去。忽然见学堂外有一小沙弥立在道路上,那小沙弥一见赵如意,脸上顿时露出一丝欣喜之­色­,上前道:“可是余意小施主?”

“正是学生,不知道小师父何处来?”赵如意惊讶的问道。

“方丈大师吩咐小僧请施主到大林寺一叙。”小和尚有些腼腆的说道。

“玄慈大师?”赵如意脸­色­一动,虽然他知道这小和尚肯定是大林寺而来,却不知道玄慈找自己前去是何用意。

“小师父,烦请前面带路。”思索了片刻,赵如意合什道。

“施主请。”一听得赵如意答应下来,小和尚面上又露出欣喜之­色­。赶紧在前面带起路来。赵如意紧跟其后,朝大林寺而来。

大林寺建寺已经接近千年,自从禅宗高手永信大师在这里修行后,大林寺一直作为大唐国的武林泰山北斗存在,有俗语说天下武功出大林,大林寺的地位又由此定了下来,世人皆不敢小瞧。也同样为历代朝廷所尊重,所以这也是上次大唐太子李玄景亲自来大林寺,请求大林寺帮助的重要原因。

赵如意虽然来大林书院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与大林寺方丈玄慈大师交好,但是却从来没有来过这武林胜地参观过。

大林寺山门宽大无比,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门额悬高祖皇帝书题“大林寺”横匾。山门内塑有弥勒佛和韦驮像,山门左右各建单间硬山掖门。进山门中为秘道,两侧有马道,秘道边立历代古碑三十余通。经过山门之后,就是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方丈院、立雪亭、千佛殿等等建筑,赵如意虽然沿途欣赏这不同的景­色­,但是心中却甚是好奇,这玄慈方丈准备在什么地方接见自己。

“小师父,玄慈方丈何在?”终于穿过塔林的时候,赵如意开口说话。

小和尚闻言笑道:“祖师就在前面的佛崖之下。”佛崖乃是大林寺的一处奇景所在,传说那悬崖上,有一个巨大的“佛”字,更为奇怪的是,其中蕴藏着有数以千计的各种佛像,所以被称为“佛崖”。

果然过了塔林,沿着一条石径,绕过一个山梁,就见一道一处开阔俄所在,方圆数百丈,平整无比,这些石头光滑而平静,传说是大林寺永信大师用手掌削平的,用来作为众僧演武的所在。只是这地面上尽是岩石,坚硬无比,若是用手来削平的,那要何等的功力。

“见过大师。”赵如意一眼就看见,大林寺的方丈玄慈大师端坐佛崖下的一块巨石上。相貌慈悲而平和。

“公子,请!”小和尚见自己任务已经完成,朝赵如意行了一礼,方告辞而去。

“郡马请坐。”玄慈和尚面带微笑的望着赵如意一眼。

赵如意闻言,俊脸一红,飞身上前,坐在玄慈面前的一块岩石上,苦笑道:“大师何出此言,当初不过太子殿下一句玩笑而已。不能当真,如意乃是平民百姓,无德无能,如何能当太子殿下的女婿。”

“太子殿下日后乃是真龙天子,天子一诺乃是金口玉言,岂能更改。”玄慈大师笑道:“这是太子殿 妖孽的亡灵传奇法师燃文下的书信,公子请看。”

赵如意闻言不敢怠慢,赶紧伸手接了过来,感觉到其中的重量,赵如意皱了皱眉头,打开一开,只见里面放着一块玉佩,落在手中,清凉无比,手臂上仿佛有股清凉的气流,霎时间就传遍了全身,丹田内的真气仿佛是了大补药一样,一瞬间,有有所增长。

“这是?”赵如意惊讶的问道。

“信物。”玄慈大师叹息道。

“太子殿下是不是有点强人所难了?”赵如意自然听懂了其中的意思。

“如意,你虽然年幼,但是却是天纵奇才,你要看清楚其中的缘故。太子殿下虽然位立东宫数十年,但是根基一直不稳,朝廷­奸­佞又在时刻寻找太子殿下的错处,好改立太子。所以他要寻找人支援。我大林寺是其中之一,沈大人门生故吏不计其数,你为沈大人之后,自然也是其中一个原因,第三,大林书院乃是儒门之首,何平与沈大人乃是好友,太子殿下也要它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你自己,天纵奇才,甚至还有可能成为上仙的人物,太子殿下如何能错过这个机会,所以他才会招你为婿。”玄慈大师淡淡的说道:“听说你得到了传说中的浩然正气了?”

“大师如何知道?”赵如意惊讶的问道:“何山长?”

玄慈大师点了点头,道:“有浩然正气在身,朝中的­奸­佞也要顾忌一番,这就是当年你外公为何只是罢免而已,而没有遭受­奸­佞的毒手,有浩然正气在身,假以时日,朝中的中间力量也将尽数靠拢在你的身边。”

“这是为何?”赵如意惊讶的问道。

“这个你以后就知道了。”玄慈大师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赵如意见状,心中暗思道莫非这浩然正气还有其他的作用不成。

“不知道公子身上可有信物,好送与太子殿下?”玄慈大师接着问道。

“信物?”赵如意面­色­一动,暗思道:“太子殿下有命,看来是躲不过去了,只是这信物,给什么好呢?通灵宝玉?不行,这玩意能预测宝物,这次我要出去,还要靠它来感应宝物所在。诛妖剑,那更不行了,传说宝物之旁,都有灵物护佑,还是要防身的,那用什么呢?有了。”赵如意赶紧将手中的画卷取了出来,道:“大师,晚辈身边身无长物,这是昨夜晚辈所画,暂时作个信物,可成?”

玄慈大师闻言哈哈大笑,道:“从来就没有人以画作为定亲信物的,也罢!待老僧看看。”说着就展开画卷,脸­色­一愣,道:“汉寿老人山,恩,好画,笔墨浓淡皆宜…”

一边的赵如意并没有在意玄慈大师对画的评价,他所在意的是,玄慈大师居然认识此话的来历,当下赶紧问道:“大师知道此画中的城池在何处?”

玄慈大师哈哈大笑道:“汉寿郡,有山,其形若老人。贫僧当年苦行之时,曾到过此处,所以知晓。怎么,公子没到过此处,为何能作出此画来呢?”

赵如意脸­色­一红,急中生智的说道:“书上看的,所以能画出来。”玄慈大师若有所思地扫了赵如意一眼,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

“大师,为何此处叫做佛崖呢?”赵如意双眼一动,赶紧转移了话题,问道。

第十七回 佛崖

“哈哈,此崖乃是当年祖师永信大师,按照西方极乐世界中罗汉模样雕刻而成,共有一百零八位罗汉模样。我大林寺绝学罗汉拳,也是由此一百零八位罗汉模样衍生出来的。”玄慈大师哈哈大笑,果然就没有再问关于汉寿老人山的事情了,让赵如意松了一口气。

“原来如此啊!”赵如意眼睛稍微向上望了一眼,却见中间有一尊佛像,特别巨大,虽然是石眼,但是看上去却如同活得一样。赵如意好奇的问道:“那中间的那尊佛像是哪尊大佛?为何能坐立中间,有众罗汉护卫?”

“传闻是西方极乐世界尊者无量寿光佛!这些罗汉佛像,都是我祖师永信大师仔梦中所见,故此后来以大神通雕刻如此。嘿嘿,都是以手指刻画出来的,所以栩栩如生。”玄慈大师面上带有一丝尊敬与自豪。

赵如意点了点头,以手指刻字作画,或许现在的自己也能做的到,但是要将佛像刻的如此栩栩如生,恐怕就是一件很难作到的事情了。想到这里,不由得站起身来,双眼朝着这些罗汉佛托的石像望了过去。

一边的玄慈大师面带微笑,这些佛像虽然乃是大林寺罗汉拳的来源地,但是对于赵如意,几乎是修仙者的境界,这些罗汉拳根本就不放在言中了,就是看看又有何妨。忽然,一阵巨大的气息扑面而拉,压得玄慈大师吐不过气来,好不容易退了几步,抬眼望去,却见赵如意早就飞到半空之中,与中间的佛像相对,周身大放光芒,一阵阵慈悲之气席卷整个广场至上。玄慈大师面­色­一变,忍不住低头唤了一声“南无阿弥陀佛”。

金光之中,赵如意面­色­祥和,隐隐露出慈悲之­色­,忽然身形缓缓地落了下来,好半响才平静了下来。那玄慈大师面带微笑,道:“恭喜施主领悟佛门**。”双眼中却是露出一丝渴望之­色­,显然是想知道刚才发生的一切。

赵如意笑道:“大师错了,晚辈刚才领悟的不是佛家的慈悲,而是儒家的仁心。两者虽然有些相通,但是还是有区别的。所谓克己复礼谓之仁,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而慈悲却是不同,慈悲,是佛心,是清净的、平等的、圆满究竟的。众生皆具佛­性­,因而皆具慈悲之心。然而由于无明爱、取等烦恼的障蔽,不得显发。因而必须以果地觉为因地心,不断修学佛法由出世而入世或即世而出世,在净化身心、完成人格、利益大众的过程中圆成慈悲之心。”

玄慈大师忽然拍掌而笑道:“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哈哈,当年永信祖师在雕刻完这佛崖之后,也曾说自己领悟了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今日公子领悟儒家的仁者之气,足见此言啊!”

“慈悲喜舍?”赵如意惊讶的说道。

“所谓喜者,乃是见众生的离苦得乐而欢喜,所谓舍者,乃是怨亲平等,不忆念众 魔法软件全文阅读生对于自己的恩怨而分别爱恶。与慈悲一起,就是我佛家的四无量心了。”玄慈大师解释道。赵如意点了点头。

“公子最近是不是要去汉寿郡?”玄慈方丈忽然问道。

“正是。”赵如意也没有隐瞒。

玄慈大师点了点头,却也没有问对方到汉寿郡是为何事,只是从自己的念珠上,取下一粒佛珠道:“公子此行人生地不熟,特赠佛珠一颗,公子若是有需要就去那里的白马寺见玄通师弟,如此也好有个照料。”

赵如意连忙称谢,那玄慈大师摇头道:“今日公子前来,给了贫僧一个机缘,当年永信大师就是在雕刻完佛崖之后,而返归西方极乐世界,成就罗汉道果。本来贫僧以为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但是今日见公子居然凭借这佛像领悟出儒家仁者之心,由此可见此佛像也具有**力,大神通,日后贫僧在此领悟,或许也能有所成就也说不定。如此说来,还是老僧占了便宜。”赵如意如此才明白玄慈大师的意思,顿时哭笑不得,只是他也不好解释这一切,只好点了点头,将佛珠收起,方告辞而去。

离了大林寺,回到书院内,想了想,道:“此事宜早不宜迟,既然知道汉寿郡老人山或许有什么宝剑的存在,就应该马上赶过去,传说中宝物出世的时候,都有异象,到时候,肯定能引来不少的强者,还是早去为妙。如此,就要到山长那里请个假。”想到这里,赵如意摇了摇头,自己刚入大林书院才多长时间,就需要请假外出。别的人进入大林书院,都是为了三年一度的秋闱、春闱考试,也只有自己再想着其他的事情。

书房内,何平惊讶的望着赵如意,好半响,才叹了一口气,道:“既然你有事情,我也不拦着你,不过,你得过几天再走。你拥有浩然正气的事情,老夫已经禀报给太子殿下了。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太子殿下就会有书信到来,到时候,你再出去也不迟。”赵如意闻言想了想,点了点头。谁知道这次出去要花费多少时间,准备一下也不迟。大林山与京师隔了近千里的路程,骑快马也不过两三天的路程,稍等几日也是无妨。

几天之中,赵如意一边温书,一边参悟着那奇怪的阵法,果然过了几天,太子殿下就有书信前来,不过这次送书信的乃是当初有一面之缘的雪山双鹰中的红鹰。

“见过公子。”红鹰对赵如意倒是很客气,甚至可以说是能用尊敬来形容。

“前辈不必多礼。不知道殿下这次有何吩咐?”赵如意客气的说道。

“殿下让属下送来一件礼物。”红鹰从背上取下一包裹来,打开之后,却是一个匣子,花纹古朴,显然是有些年头的物件了。

“这是什么?”赵如意好奇的问道。

“属下不知!”红鹰摇了摇头。说道:“听说是从大内珍宝库中弄来的,公子还是自己打开的好。”

第十八回 春秋文仲与戒尺

赵如意闻言心中好奇,弄不明白的是赵玄景为何是在大内珍宝库中为自己选择物品,并且弄得如此神秘。看着匣子,也是有些年头了,也不知道其中有些什么物品,居然劳烦自己的护卫亲自送了过来。

“咦!戒尺!”赵如意打开匣子,只见一把戒尺摆放在一纸书信上,而那书信上的字迹显然就是太子殿下李玄景的笔迹。同样说,这次红鹰前来的主要目的就是送这戒尺而来。如此大张旗鼓,居然是为了一把戒尺。莫说是赵如意感到惊讶,就是一边的红鹰也面上露出一丝奇怪的眼神来。他不同于赵如意,当初接下任务的时候,可是看的清清楚楚,李玄景脸上的郑重之­色­。却不曾想到自己护卫的不仅仅是一书信而已,而是一把奇怪的戒尺。

“公子,莫非这戒尺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不成?或者有其他的意味在其中?”红鹰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赵如意摇了摇头,就在盒子打开的那一瞬间,居然他发现自己胸口上的宝玉居然散发出巨大的热量,虽然不如当初碰到诛妖剑时的那样强大,但是也远在食用洗髓丹之上,也就是说在,这把戒尺乃是一件宝物,重要的程度还在洗髓丹之上。一想到这里,赵如意心中就甚是好奇了,洗髓丹,一听就知道能洗经伐髓,促使人到达先天境界,是一件宝物;诛妖剑就更不用说了,神秘的剑意让自己掌握了飞剑之术,但是这戒尺又有什么用处呢?难道让自己教书育人不成?赵如意摇了摇头,知道李玄景德含义并非如此。想了想,就将匣子中的戒尺取了出来。

戒尺,长约**寸长短,周身成紫­色­,隐隐可见一道道紫­色­烟云从中升起,上面刻有无数篆文,赵如意看可半响,也没有看明白,显然不认识这上面的字迹,心中却是甚为奇怪,又翻了一面,上面照样有许多的痕迹,奥妙异常,十分的古朴。不过赵如意却没有小瞧这戒尺,不光是自己看到的紫­色­烟云,就是这古朴的模样,也知道这不是简单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充斥在自己丹田内的一股浩然正气一见到这戒尺,仿佛要脱体而出一样。

“这是儒家的宝物。”赵如意心思急转,很快就猜到这戒尺的来历,果然,在戒尺背面的一个隐蔽的地方,赵如意发现了几个细小的字迹。“春秋文仲!”

“是他!”赵如意面­色­一阵大变,失声道。

“公子知道此物的来历?”红鹰惊讶的问道。

赵如意点了点头,道:“若是我没有猜错的话,此物乃是当年高祖帝师文仲前辈所用之物。却想不到太子殿下居然将他赐给了小子。实在是愧不敢当啊!”心中却是在想着,莫非这春秋文仲与那春秋文山有着什么样的联系不成?只可惜,如今好几百年过去了,这帝师文仲早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哪里能寻得到。

红鹰闻言大喜道:“传说道帝师文仲当年能开天辟地,翻江倒海,莫不是与此戒尺有关?”脸上却是露出一丝紧 魅影尊行全文阅读张来。

赵如意哈哈大笑道:“即使此事是真的,那也是个人的修为,与这戒尺哪里有什么关系。这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戒尺而已,若是真的是宝物,帝师也不可能将它留在世俗中。想必是太子殿下告诫小子,要以帝师为榜样而已。”所谓财不漏白,经过七剑门灭门之事后,赵如意烨逐渐的长大了,就是面对红鹰这个太子亲信,也是说一半留一半,更何况,这戒尺显然是一件宝物,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果然,那红鹰闻言也点了点头,道:“传闻帝师前辈助高祖平定天下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此物想必是个纪念而已。”

一边的赵如意却是点了点头,自己又将书信取了出来,淡淡的扫了一眼,忽然拍手大笑道:“太子殿下果然是借着帝师流传之物告诫学生一番。唉,愧对太子殿下的信任啊!”说着漫不经心的将书信收了起来,对红鹰道:“有劳前辈远道而来,还请回转太子殿下,学生一定好生学习,三年后,京师再会。”红鹰点了点头,又喝了一杯茶,方告辞而去。

待红鹰告辞而去后,赵如意方才叹了一口气,双眼中露出一丝复杂神­色­来,暗自叹息道:“有些事情还是知道的人少一点的好。”说着就关上房门,将戒尺取了出来,放在书桌上,自己却从怀里取了书信来,仔细地看了起来,那灵狐见状,看着桌子上的戒尺,双眼中仿佛又露出一丝畏惧之­色­,躲在一边,望着正在观看书信的赵如意,火红的眼珠子,好似有一丝好奇,甚至有点嫉妒。

赵如意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就算注意到了也不曾细想。他面­色­凝重的观看这手中的书信,书信里一方面向赵如意说了如何结亲的缘故,更为重要的是,自己回京后,在一次偶尔的机会里,居然也发现在大内宫内有上仙存在,不过这些人也不知道来自何处,只知道,这些上仙平日里都呆在供奉楼内修炼,平日里并不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若非这次自己遇见了刺杀,恐怕当今皇帝天启帝也不会告诉自己这个秘密。至于第二件事,却是与赵如意有相当大的关系,原来,在接到何平与玄慈大师的传书后,得知赵如意得到了浩然正气。李玄景就想到了当年的高祖帝师文仲,相传也是得到浩然正气的人,就亲自到了档案室内,找到了高祖起居录,发现了当年的文仲曾经果然施展过大神通,能翻江倒海,刻画符咒等等,使出过仙人神通。当年的高祖皇帝也曾经在身边亲眼所见,并且记录过几句咒语,只是这些咒语不但需要浩然正气,并且要有一定的法力才能催动出浩然正气。这也是当年沈方名能借助圣旨才能引发体内的浩然正气,但是却不能独自发出大神通的缘故。

在书信上,高祖皇帝曾经听文仲提过法宝字样,李玄景说,这戒尺乃是当年文仲使用过的,或许就是传说中的法宝,所以送来与赵如意。赵如意仔细地看完后,又记下心中所记载的几句咒语,方叹了一口气,将书信焚烧,又将戒尺收了起来。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