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悉知阴阳与五行解读人字知人心
本章主要描写公孙玉王在崆洞山上向老师广成子学道的最后一年,虚心向老师请教,不仅悉知了天地间普遍存在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明白了五行相生相克及与世间人、物的对应关系,而且懂得了世间万物兴衰、劫难与气数的关系,弄清了人的产生方法、人的孕育过程、人的分类与识别方法、男人与女人的相互作用等问题,展示了山人多年来潜心创作的《阴阳经》、《五行经》和《人心经》等作品。25807
公孙轩辕TXT下载]
正文 第四十四回 纵论阴阳话五行
!!!!第四十四回纵论阴阳话五行
转眼,玉王在崆洞山上与师傅广成子形影不离,悉心学道已过去了两年,进入第三年的一天,玉王突然向广成子问道:“老师,我在听您谈天说地、讲古论今时,说了盘古和天皇十三兄弟、地皇十一兄弟、人皇九姊妹都不是父母生的,而是天地间阴阳兩种灵气交感而孕生的,这阴阳之氣倒底是什么?它们现在还存在吗?”
广成子望着面前这个爱动脑子、常常思索的弟子,打心底喜欢。他对玉王说:“汝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阴阳问題,这是个无所不包、无处不在、发人深思、意境深远的问題,我先吟一篇《阴阳经》给你听听,你有听不懂的地方就提出来,我再给你一一解答。”
玉王惊喜地说:“还有《阴阳经》?那老师快唸给弟子听听。”
广成子便不急不慢地诵道:“阴阳之说,天地之道,万物纲纪,变化父母,生杀本始,自然規律。大道至简,从一开始,一分为二,即成兩仪,是为阴阳。昔鸿未判,环宇如卵,大一之气,充盈其中。盘古诞生,混沌初开,阴阳生化,分化二气,一阴一阳,盈滿太虛,轻清为阳,升腾为天,重浊为阴,沉降为地,灵性为人,污浊为物。天地感应,万物化生,阴阳交接,变化顿起。阴阳二气,並非虛妄,虛空之中,充滿其气,无形可见,却是实有,既非虛无,也非人为,浑而为一,千变万化,新新不停,生生相续,永无止境,或聚或散,或出或入,错综变化,神妙莫测,互包互涵,互融互合,隐蕴交会,阴阳互藏,交互感应,相资相济,相因相通,互为体用,並不舍离,虽有差异,有象可见,有形可跡,有度可循,和协为一。融为一体,不可分离。
天地万物,各得其气,方得等其宜,自分阴阳。宇宙之中,天则为阳,地则为阴,日则为阳,月则为阴。向日为阳,背日为阴,上升为阳,下降为阴、活动为阳,寂靜为阴,温热为阳,寒冷为阴。明亮属阳,晦暗属阴,外表为阳,內部为阴,刚強为阳,柔弱为阴。火性燥热,炎上属阳。水性寒柔,润下属阴。
生灵之中,或牝或牡,或雌或雄,也分阴阳,牝雌为阴,牡雄为阳。人之男女,也为阴阳,男士为阳,女子为阴。男有阳茎,女有阴戶。人之身上,皆有血气,精则属阴,气则属阳,血阴气阳,生气为阳,体魄为阴。人之呼吸,呼时为阳,吸时为阴,比如生死,生则为阳,死则为阴。
整个宇宙,阴阳开辟,连续不断,相互推移,相互渗透,相互胜负,永不停止,天阳下降,地阴气升,二气交感,化生万物,雨雾雷电,露珠阳光,皆由其生,升降飞扬,未尝止息,万物万类,至微至细,有形无形,皆气化成。天地定位,山泽通气,山川草木,风雨霜雪,皆其凝聚,聚散相推,升降相感,施受相揉。
阴阳二气,此消彼长,隐不可测,相兼相制,有进有退,有消有长,阳变为阴,阴变为阳,动变为靜,靜变为动,昼夜寒暑,屈伸往来,阳极阴生,阴极阳生,寒极则暑,暑极则凉,阴阳代谢,阴阳相荡,至极则反,长时为阳,消时为阴。阳了又阴,阴了又阳,迴圈不已,既无开头,也无终结。动靜无端,保持平衡,其前无始,其后无终。周而复始、永无休止。
阴阳二气,互为其根,阳依于阴,阴存于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交错,各得其生,纯阳之体,须贯以阴,方趋柔顺,火须中虛,方能光照,独阳不生,独阴不成,有阳无阴,有阴无阳,长不能消,壮不可极,极则必败。物不可极,极则必反。
阴阳二气,互相对立,既相排斥,相反相敌,又相吸引,相互统一。阳盛阴衰,阴盛阳衰。阳为君子,阴为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小人道长,正气则弱。
阴阳二气,相互转化,阴可转阳,阳可转阴。秋冬时节,生物之气,潜藏地中。车薪之火,一烈而尽,转为焰烬,水银昇华,变为土粉,男女媾精,诞生新命,代代相传,人类繁衍。昼夜之間,白昼为阳,黑夜为阴。从子入午,阳气渐盛,从午到子,阳气渐衰,昼午后阴,子夜屑阳。阳藏于阴,体用互藏。
阴阳二气,皆分老少,自相盘旋,互补自足。少阳老阳,少阴老阴,称为四象,阴阳变化,本无损益,往来屈伸,並无增减。
人之属性,可分阴阳,阳性之人,主动积极,行先于思,作事明快,行为大胆,自我心強,权欲心重;阴性之人,靜态消极,思快于行,易于滿足,无甚野心,怕担责任,喜欢研究。老阳之人,个性強烈,积极追求,勇于牺牲,喜好享受,重视自我;少阴之人,个性稳健,处事积极,敢作敢当;少阳之人,个性直爽,不拘小节,说话明快,热情奉献;老阴之人,个性內敛,喜爱思考,易受人制。人之品性,也分阴阳,君子德高,光明垒落,正义属阳,小人德衰,卑鄙浅薄,奸恶属阴。”
玉王洗耳恭听广成老师诵完《阴阳经》后说:“老师唸的这《阴阳经》太好了,请问这《阴阳经》是谁作的呢?”
广成子说:“这是我潜心研究天地大道多年后的体会之作。你都听懂了吗?”
玉王说:“我基本上听明白了。老师唸的第一段是讲阴阳学说的重要性和它的核心內容;第二段是讲阴阳产生的过程;第三段讲阴阳的实际存在与神奇变化;第四段是讲阴阳的分类;第五段讲阴阳是万物生成之源;第六段讲阴阳消长;第七段讲阴阳互根;第八段讲阴阳的对立与统一;第九段讲阴阳转化;第十段讲四象的生成与阴阳的自足;最后一段讲阴阳对人属性的影响。”
广成老师沒想到玉王竟有如此好的领悟力,他高兴地说:“玉王,你是第一个听懂悟透我这《阴阳经》的人。”
玉王说:“但有一点,我不太明白,就是阴阳与五行的关系,为什么人们一说到阴阳,就总要说起五行来呢?”
广成老师说:“这个问題,我慢慢地给你讲清。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五行确实与阴阳密不可分。它们是阴阳二气,相互转化,分出的五气,这五气凝聚,成形五材,即水、火、木、金、土,五材又隐藏着五气,五气各具阴阳之性,彼此相制而又相成,交相为用,最终又归于一气,所以,五行是一气流行的产物。这水、火、木、金、土五气是阴阳二气相互转化,分出来的。阴阳和五行,並非分而相离,而是阴阳即在五行中。”
玉王问道:“这水、火、木、金、土五行是不是对应大自然的金属,树木,流水,烈火,土壤呢?”
广成子说:“其实五行就是五气,你把它形象描述,对应为五种物质,也有道理,因为气可化物嘛。但不能偷梁换柱,五气是其根本。”
玉王问道:“老师,请问这五行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广成子说:“这五行相互滋生、相互制约,形成了一种相生相克的关系。”
玉王问道:“老师,它们是怎样相生相克的?”
广成子说:“我先说它们的相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再说它们的相克,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玉王说:“我明白了,怪不得人们都要种树来防水土流失,用土筑堤来挡洪水泛滥,用水来扑灭大火,用火來冶炼金属,用刀斧锯凿来砍伐树木呢。”
广成子说:“对,这就是运用了五行相克的原理。不过,这种生克关系需要掌握好分寸。”
玉王问道:“老师,怎么掌握其分寸呢?”
广成子说:“我唸一首《五行生克歌》,你就明白了。”
玉王说:”五行生克还有歌啊,那就请老师唸给我听听。”
广成老师就不紧不慢地唸道:“金能生水,水能生木,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能克木,木能克土,土能克水,水能克火,火能克金。
金多水浊。水多金沉;木多水缩;火多木焚;土多火晦;金多土弱。木坚金缺;土重木折;水多土流;火炎水灼;金多火熄。
金衰遇火,必见销熔;火弱逢水,必为熄灭;水弱逢土,必为淤塞;土衰逢木,必遭倾陷;木弱逢金,必为斫折。
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赖金生。
強金得水,方挫其锋;強水得木,方缓其势;強木得火,方泄其英;強火得土,方敛其焰;強土得金,方化其顽。”
玉王听了说:“看来,这五行生克充滿了辩证关系。但弟子不明白,在这水、火、木、金、土五行之间,哪些属阴?哪些属阳呢?”
广成老师说:“我在《阴阳经》中说到了老阳少阳、老阴少阴四象,五行中,火就是老阳,也称太阳,木是少阳,金是少阴,水是老阴,也叫太阴,土有时属阳,有时则属阴。这是由它们的特性决定的。”
玉王忙问道:“老师,五行的特性怎样呢?”
广成老师说:“我先说土的特性,土在五行之中,中原肥沃,与土相似,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具生化、承载、受纳的特性,土载四行为万物之母,故人称土为‘稼穡’;水具有寒凉、流动、滋润和向下的特性,故人称水为‘润下’;木的特性如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故人称木为‘曲直’;火具有温热、上升、腾发的特性,故人称火为‘炎上’;金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特性,故人称金为‘从革’。”
玉王问道:“‘从革’是什么意思?”
广成老师解释说:“‘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因为金屬可以冶煉或铸锻成器具。”
玉王又问道:“老师,请问这五行与我们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广成老师说:“关系可大着呢,上至五星四象、下至地理方位、中连人体结构,再到身色味气、春夏秋冬,无不与五行一一对应着呢!”
玉王绕有兴趣地说:“那请老师详细说说它们是怎么对应的。”
广成老师说:“这五行可以说与五星、四象、天干、时令、方位、气候、音响、谷物及人体的器官、身形、色、情、味等有对应呢。”
玉王惊讶地说:“这金、木、水、火、土相对应的关系有这么广啊,那弟子先问这五行与五星、天干、四象是怎么对应的呢?”
广成子说:“这金、木、水、火、土对应的五星是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对应的天干是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对应的四象是青龙为木、朱雀为火、白虎为金、玄武为水。”
玉王问道:“那五行与时令与方位怎么对应呢?”
广成子说:“五行对应四季是春为木、夏为火、长夏为土、秋为金、冬为水;所以它对应的谷物一年的变化时令是春生为木、夏长为火、长夏开花为土、秋收为金、冬藏为水;其对应的方位是东木、南火、中土、西金、北水。”
玉王又问道:“那五行与气候、声音怎么对应呢?”
五广成子说:“五行对应的风为木、火为火、湿为土、燥为金、寒为水;对应的五声是呼为木、笑为火、歌为土、哭为金、吟为水;对应的五音是角为木、徵为火、宫为土、商为金、羽为水。”
玉王继续问道:“那五行与谷物、牲畜怎么对应呢?”
广成子说:“它对应的牲畜是鸡为木、羊为火、牛为土、马为金、猪为水;对应的谷物是麥为木、黍为火、稷为土、稻为金、豆为水。”
玉王说:“师傅说五行与人体关系密切,那它与人体是怎么对应的呢?”
广成子说:“五行对应人的五脏是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它对应的六腑是胆为木、小肠为火、胃为土、大肠为金、膀胱为水;它对应人的五官七窍是目为木、耳为火、口为土、鼻为金、二阴为水;它对应人的体表是爪为木、面为火、唇为土、皮为金、毛发为水;它对应人体的构造是筋为木、五脏为火、肌肉为土、皮毛为金、骨为水;对应人的舌头是舌左为木、舌尖为火、舌中为土、舌右为金、舌根为水。”
玉王又问道:“那五行与人的精神、意志、色、情、味等又怎么对应呢?”
广成子说:“它对应人的五灵是魂为木、神为火、意为土、魄为金、志为水,它对应人的情意是怒为木、喜为火、思为土、忧为金、恐为水;其对应的颜色是青为木、赤为火、黃为土、白为金、黑为水;对应的五味是酸为木、苦为火、甘为土、辛为金、咸为水;对应的五嗅是臊为木、焦为火、香为土、腥为金、腐为水。”
玉王最后问:“师傅,这五行与图形有对应关系吗?”
广成子说:“有啊!长方为木、三角为火、正方为土、圆为金、波形为水。”
玉王听了说:“老师说的这五行与天地人的对应关系既广泛,又紧密,既直观,又形象,我要好好地把它记下来,将其对应关系列成一表,以传后世,让世人一目了然,”
广成子说:“好啊!那为师的一定帮你做成这件传世的大好事!”25807
公孙轩辕TXT下载]
正文 第四十五回 万物兴衰皆气数
!!!!第四十五回万物兴衰皆气数
隔了好几天,玉王又向广成子提出了一个问題,他问道:“老师,您在讲历史时,说盘古在宇宙卵中孕育了一万八千年,他诞生后在地上待了一万八千年,然后才尸解上天的。后来,前天皇、前地皇、前人皇各治世三十六万年,前五帝各治世三万六千年,后天皇氏十三兄弟、后地皇氏十一兄弟也各治世三万六千年,后人皇氏兄妹九人治世则达四万五千年,可到后来治世的列皇列帝,多则也只有一百多年,少则仅有一二十年,如羲皇在位一百一十五年,女娲皇在位一百三十年,炎帝在位一百四十年,帝临魁在位八十年、帝承在位六十年、帝明在位四十九年、帝宜在位四十五年、帝来在位四十三年、帝裏在位四十三年、为什么有的长达万年以上,有的短短几十年就让位了呢?”
广成子说:“天地有气,万物有数。物类兴衰、国家存亡、寿命长短,皆气数使然,宇宙万象,生生灭灭,皆在气数。不仅列皇列帝治世有气数,一国一家的兴衰及人的生老病死也是气数所定,就是宇宙天地也有气数。所以说,天地万物之生皆祖于气数。”
玉王问道:“老师,你前面也多次说到‘气数’二字,比如你讲到创世元灵之魂魄托体到鸿钧身上前,创世元灵说自己的气数将尽;你讲到器度母亲洪氏在生下器度不满十年就去世,说是她气数所限,那什么是气数啊?”
广成子说:“气数就是天数,又叫运数,是宇宙运动和生命演化的內在规律,是生态系统所固有的天命,是人力所无法抗拒的和不可改变的,代表事物的自然迴圈与生命週期。一切自然形成的事物,包括人体在內,都是有它的定数的,这个定数就是命。所以说,气数是万物的产生之数和消亡之数,是天地人合一之数。”
玉王说:“那创世元灵的气火数就是一百五十多亿年了,而器度母亲的气数就是数万年了。”
广成子说:“是的。”
玉王又问道:“老师,那天地人合一之数是多少呢?”
广成子说:“万物一气,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天地人之数的比例关系为零点六一八、一点六一八、二点六一八,简约起来,就是天一地二人三,故有‘一阴一阳之谓道,三阴三阳之谓人’之说。”
玉王说:“老师说的‘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我理解为一个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任何事物都是从一开始,到三时就能独立运行,到五时就壮大成熟,到七时就繁荣昌盛,到九时就达到顶峰,不知这样理解对不对?”
广成子连连点头说:“对!对!对!”
玉王问道:“老师,那‘零点六一八、一点六一八、二点六一八’的数字是什么意思呢?”
广成子说:“零点六一八是宇宙中一个十分有趣的数字,它是將一条线段一分为二,使其中一段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段与这一段之比,其比值是一个除不尽的数字,我们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则得零点六一八。这种分割的比例很严格、既艺术、又和谐,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都十分美丽,让人见了感觉舒服自然。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的生灵或植物就都是按这比例生长的,比如人的脸,其额宽与脸长之比就是零点六一八,符合这一比例的脸庞一定很好看,不符合这一比例的脸蛋就难看。又如一棵树的嫩枝,从顶端向下看,其叶子就是按照这比例排列着的。再如正五角星中,所有连线间的长度关系都是符合这个比例的,而五星连接起来的正五边形及其连接对角线后组成的所有三角形,也都符合这个比例。所以,我们说天是最美丽和谐的,因此,我们把天数定为零点六一八。天为一,一除以零点六一八,则得一点六一八,此就是地数。把地数除以零点六一八,则得二点六一八,这就是人数。故我说,天地人之数的比例关系最协调,最和谐,最美丽。”
玉王听了说:“这零点六一八之数真是太有趣、太神奇了,比黃金还宝贵。”
广成子说:“那我们就称它为黃金之数吧!那分割线段的方法我们就叫它黃金分割法。”
玉王又问道:“老师,气数在天地万物的发展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呢?”
广成子说:“气散而亡,气聚则旺。气数尽,则功能衰竭,就无力回天,必将遭受劫难而灭亡。气数未尽,则会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躲过一劫。国之将兴,必有禎祥,有道明君,呼之欲出,能量聚积,气数见长,功能增強,在他的领导下,国家就会统一強大、社会就会繁荣稳定,百姓就会安居乐业、幸福安康。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兴风作浪,无道昏君,暴掠百姓,系统崩溃,国家分裂、经济衰败、社会混乱。劫难当头,气数已尽,你想治也治不过来。”
玉王问道:“老师,那天地的气数是多少呢?”
广成子说:“首先,我说说大地的气数。大地的气数分‘元’和‘会’,每会有一万零八百岁,一元有十二会,共为十二万九千六百岁。”
玉王说:“那就是说,大地经过一元,即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后就得灭亡,要重新去开辟喽。”
广成子说:“不是的。我说的大地气数实际上是指地球的劫数,那一元不是指地球的毁灭,而是指地球遭受的大劫难。当大地过了一元,世界必然出现天塌、地陷、洞毀、神灭的特大浩劫。劫难来临,整个大地又混沌一团,无东西南北之向,无上下高低之差,无方圆曲直之別,无远近明晦之分。无边无际,朦朦胧胧,浩浩荡荡,浑然一体,沒有分界,之后,又有神圣之人顺应自然,将这混元一气状态再次开辟。”
玉王问道:“老师,这大地的气数从哪一会开始算起呢?”
广成子回答说:“甲为天之气,子为地之气,甲子相合则岁立,故大地的气数从子会开始。”
玉王问道:“老师,那我们现在处在哪一会呢?”
广成子说:“大地的气数一元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是从盘古诞生那天开始的。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至今,共有二百七十万七千七百六十四年,相当于过了二十元又十一会,现在应在亥会中。”
玉王说:“那就是说,盘古开天辟地后,大地已遭遇了二十次大劫难了。”
广成子点点头说:“是的。”
玉王问道:“老师,您知道那二十次大劫难的情况吗?”
广成子说:“我略知一二。”
玉王着急地说:“那请老师赶快说说。”
广成子说:“在创世元灵创造出地球后,地球遭遇的兩次大劫难,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一次把创世元灵精心培育起来的恐龙王国全部摧毁了,一次把他培育的地球新生灵毁灭一光。这兩次大劫难都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的。以后的二十次是在鸿钧老祖继承创世元灵的遗志,指导盘古开天辟地、筑造九重三十六层天后发生的。其发生的祸因主要是元始天尊和道德天尊在押解刑天过经星天时,这刑天居心叵测,抖动脑袋,抖掉头上好多头发,这些头发有十根长的变成了小行星,有八根特长的变成了扫帚星,其余的都变成了陨石。而这些陨石、扫帚星与小行星沒有固定的运行轨道,纷纷坠落,与地球相撞,那陨石撞地还不太要紧,最多撞出一些陨石坑,小范围引起爆炸,造成冲击与破坏,但那十八颗彗星与小行星在后来的二百三十万年內分十八次撞击地球,造成地球十八次大劫难。”
玉王问道:“老师,您前面说了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惨像,已惨不忍睹,那彗星撞击地球的惨烈程度是不是更惨呢?”
广成子说:“小行星撞击地球也不是次次都那么惨,这与小行星本身的大小、撞击的速度、撞击的地点有关。而彗星撞击地球所造成的惨况也与彗星本身的大小、彗星內部物质的组成、撞击的速度、撞击的地点有关。第一颗刑天彗星是由稀松的雪团组成的直径有二十来里的大彗星,它撞地时,一颗耀眼得比太阳还要亮的篮白色大火球,拖着长长的烟火尾巴,以每秒二十多里、每小時达八万里的速度,势不可挡地向下冲,它掠过天空时,还发出隆隆的巨雷般轰响。它一进入地球大气层,就开始崩溃,引发一系列的爆炸,炸成无数个火球,落向地球。整个天空都是灰黑色的,反衬出那彗星特別耀眼。而地面上的生灵在旷野上空看到罕见的白夜与明亮的桔红色天光。这时,天空突然起风,风中还夾杂着巨大的杂讯。地下发出一种异常的响声,一下响,一下停,声音怪怪的。这种异常的响动发生五六十次后,地球上空发出惊心动魄的排炮似的爆炸巨响,无数个火球落到地面上,地球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沖天大火形成蘑菇狀的煙雲,向上升騰,雲堆裏火舌繚繞,灼热的气浪此起彼伏地席卷着整个地球上空,強烈的空气对流形成威力极大的龙卷风,所有的树木被连根拔起,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传到地上,所经之处,摧枯拉朽,飞砂走石,尘土飞扬,烟雾弥漫。这种冲击引发地球強烈的震动,有些地方出现地动山搖、山崩地裂,沿海地区发生海啸,海水倒灌,遭成洪水泛滥,生灵躲避不及而遭震死或淹死。有些地方出现冰天雪地,生灵被活活冻死。虽有许许多多的生灵躲过此劫,一时活了下来,但到处都是焦土,找不到食物,就活活被饿死。彗星爆炸后它自身很快就蒸发完了,在地球上不留下任何残骸,但爆炸后的几天里,方圆几万里的天空被一种阴森的橘黃色所笼罩,犹如一个巨大的火球,南半球广大地区连续出现白夜现象。”
玉王Сhā上说:“那十八颗彗星与小行星怎么不接连撞地,而要分十八次撞地呢?”
广成子说:“这也是天数决定的。一般地球在一元之中只发生一次大劫难,不会连续发生二次以上的。”
玉王问道:“老师,按你的推算,我们现在已处在这一元的亥会中,是不是地球的大劫难又快要降临了呢?”
广成子说:“按我的推算,这一元的亥会还要隔七千七百六十四年才结束,所以,地球下次的大劫难还要过七千七百年左右才来。当然中间的中小劫难也不会少。”
玉王问道:“老师,到时那会是怎样的大劫难呢?”
广成子说:“这劫难会有多大,我现在也不好说。”
玉王问道:“那是什么因素造成地球这次大劫难的呢?”
广成子说:“据我所知,造成地球大劫难的因素很多,导致生灵绝灭的因素有几十种,而最主要的有十三种。”
玉王说:“那请老师快说说,是哪十三种?”
广成子说:“一是其他星球和地球相撞,势必引起大爆炸,将地球击为齑粉,所有生灵一齐完蛋;二是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地球虽还存在,但物种都会消灭。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的恐龙就是因为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而绝灭的;三是地球內部压力太大,板块运动造成大地震,这种大地震会造成山崩地裂,洞毀物亡;四是地球內部的熔浆上冲导致火山大喷发,地球熔岩和火山灰将大部分陆地覆盖,生物无立足之地,活活被烧死;五是海洋大海啸,巨浪席卷陆地,把生灵都卷入海中;六是地球气候反常,炎热大旱,所有物种因久旱无水而灭亡;七是地球大洪水,大部分陆地因洪水泛滥而被淹沒,会造成生灵涂炭;八是冰冻严寒,物种根本无法生存;九是全球饥荒,所有生灵因长期无食而饿死;十是虫族阴谋破坏,派隐形杀手潜伏生灵体內,用细菌侵袭生灵,导致瘟疫流行,物种无抗疫能力而大批大批的死去;十一是地球大气层的空气被毒气污染,生灵被毒死或闷死;十二是生灵之间失去平衡,物种之间相互残杀而互亡;十三是阴神作乱,我们沒有及早发现与抵止。如那次混沌氏和形天勾结就是一例,幸亏被元始天尊及早发现了。至于这次地球遭遇的大劫难是什么因素,我一时还说不准。”
玉王说:“不管它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只要不是地球整个毀灭,那我们都要尽全力去救渡生灵。老师,您说了大地的劫数,那老天有劫数吗?”
广成子说:“有啊!但每一层天的劫数都不一样。”
玉王问道:“老师,那每一层的劫数是多少呢?”
广成子说:“在三十六天的第一层天为每九百万年一劫,往上每高一层增加一倍,到第二十八层天就为每一千二百零七億九千五百九十五万五千二百万年一劫。当一层遇劫时,只有这层以下的都与这层同劫同毀,而上面的各层不会遭劫。”
玉王说:“怪不得鸿钧老祖要盘古造三十六层天,他和三天尊住在最上面的四圣天,那里根本就不会遭劫吗!”25807
公孙轩辕TXT下载]
正文 第四十五回 万物兴衰皆气数
!!!!第四十五回万物兴衰皆气数
隔了好几天,玉王又向广成子提出了一个问題,他问道:“老师,您在讲历史时,说盘古在宇宙卵中孕育了一万八千年,他诞生后在地上待了一万八千年,然后才尸解上天的。后来,前天皇、前地皇、前人皇各治世三十六万年,前五帝各治世三万六千年,后天皇氏十三兄弟、后地皇氏十一兄弟也各治世三万六千年,后人皇氏兄妹九人治世则达四万五千年,可到后来治世的列皇列帝,多则也只有一百多年,少则仅有一二十年,如羲皇在位一百一十五年,女娲皇在位一百三十年,炎帝在位一百四十年,帝临魁在位八十年、帝承在位六十年、帝明在位四十九年、帝宜在位四十五年、帝来在位四十三年、帝裏在位四十三年、为什么有的长达万年以上,有的短短几十年就让位了呢?”
广成子说:“天地有气,万物有数。物类兴衰、国家存亡、寿命长短,皆气数使然,宇宙万象,生生灭灭,皆在气数。不仅列皇列帝治世有气数,一国一家的兴衰及人的生老病死也是气数所定,就是宇宙天地也有气数。所以说,天地万物之生皆祖于气数。”
玉王问道:“老师,你前面也多次说到‘气数’二字,比如你讲到创世元灵之魂魄托体到鸿钧身上前,创世元灵说自己的气数将尽;你讲到器度母亲洪氏在生下器度不满十年就去世,说是她气数所限,那什么是气数啊?”
广成子说:“气数就是天数,又叫运数,是宇宙运动和生命演化的內在规律,是生态系统所固有的天命,是人力所无法抗拒的和不可改变的,代表事物的自然迴圈与生命週期。一切自然形成的事物,包括人体在內,都是有它的定数的,这个定数就是命。所以说,气数是万物的产生之数和消亡之数,是天地人合一之数。”
玉王说:“那创世元灵的气火数就是一百五十多亿年了,而器度母亲的气数就是数万年了。”
广成子说:“是的。”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