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大师长叹一声,说道:“今时兴盛,便是未来衰败之景非是我杞人忧天,而是我似已看到,万千佛寺道观,一朝毁于一旦”
寒山大师看起来有些悲观,师子玄也不知该如何应答,只能安慰一句:“盛衰乃因律循环,天道如此,大师莫要挂怀乐观才是正理”
寒山大师笑道:“贫僧没有悲观,只是一时感叹罢了多言了今天请小友前来,一是多谢小友布施,二来也想与小友结个善缘小友若是有什么困惑不解之处,不妨直言贫僧若是有什么能帮助你的地方,一定尽力而为”
师子玄心中一动,忽然诚恳问道:“大师我的确有一个疑惑难解”
“小友请说”寒山大师做聆听状
师子玄问道:“修行至真人,应醒前生种种但我前世难明,便难得道果圆满大师可知这是怎么回事?是否可助我圆满果实?”
寒山大师微微惊讶道:“我观小友已有真人修为,却没有堪破前生?”
师子玄道:“非是不能明见,而是所见皆空,皆是空白”
寒山大师问道:“前生空无,便是最初的灵光此为元始但如今世间,大概只有天地生养,自性而成之灵,才会有此异状你是否是天地生养而成?”
师子玄道:“天地生养的确无父无母也是从师姓,但并非一切空无仍有光怪陆离的混乱记忆在元神之中留影长”
寒山大师也露出惊讶的神色,想了半天便问道:“贫僧冒昧问一句,小友修行多少年头?”
师子玄道:“从入道至今,三十余年”
寒山大师点头道:“正法修行,缓缓而行三十年小成,六十年大成九十知法界家乡,百岁情怀在心,天地同心同一,仙道成佛果得小友如今不过三十余年,就有大成之境却是走了一条勇猛精进的道路”
顿了顿,寒山大师又问道:“小友困惑我不敢妄言,为何你不去请教你的传法上师?”
师子玄道:“师父难见三十年才有一面之缘”
寒山大师又道:“人不可见神可见!”
寒山大师说的是什么意思?
很简单意思就是说,师子玄这个“人”,想要见祖师必须要等到指月玄光洞开大法会时,才能有缘见祖师一面但他的元神却可不受地域时空所限
这里说一下何为“元神出游”
世间常说元神出游大多会理解成为,自己的元神离开了自己的身器鼎炉,变成一团无形之物,游荡这个世间
其实不是这样的
那是神识化传离体,出己身远游可以理解成,自己的识神从身体转移到用法力塑造出来的一个容器借此离体游走
这可以称为神识化传之身,称化传身,称阴身,光阴身都可以,法力尽了之时此身消散若及时收回,神识之中可知此身所见所闻但若不及时收回对于修行人本身没什么影响但法力散粳则此身所见所知,本尊也不会知晓
而元神则不一样
他无所谓出游与不出
它就在那里,无所谓动静的概念
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不会束缚它
古往今来,有很多人会说,他一场大梦,忽然梦见了几千年前,或是几千年后的事情醒来后,说的煞有介事,好似真的见到过一样而流书后世,后世人一一印证,竟然分毫不差!
这是怎么回事?仙佛说后来世,尚只是在推演之中这人又怎么会做到?
这就是元神游动今古很奇怪,很玄妙,常人的见知解释不了但他的确存在,古往今来野史笔记之中,不乏有这样的例子
修行人想“元神出游”,也是在定静之中,运元神观照,想去何处,去何地无需游走一念之间,就可到达
无距之距,神游一念之间就是如此玄妙能行何处,行多远受制于自身的道行修为,法力高深,和自身的见知都有关系
师子玄如今已有真人修为,已经可以元神出游但所行很有限不过若想要一念回转指月玄光洞,元神之中参见祖师,还是可以做到的
但师子玄很无奈的说道:“见与不见,并无分别师父只有一句话,行路慎行日后自见分晓不可说,莫能说”
寒山大师闻言笑道:“原来如此先问一句,小友下山之时,令师是如何说的?”
师子玄想了想,说道:“师父只说了世间行走戒律要我离山之后,过千山万水,如此才能圆满道心”
寒山大师道:“那你历山水几何?”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