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国师的道号,唯二字,玄胤!
师子玄听到这个道号,薇薇吃了一惊
因为这个道号,太熟悉了是四师兄徐长青的道号
当日自从徐长青带着师子玄去道宫入簶,没有道别,就离开了,一走三十年,祖师开坛讲法之时,他也没有回来过
师子玄当时也知道,四师兄是离山去了,去向行踪不明,这也很正常因为“玄”字辈长在清微洞天之中修行的,就只有六师兄李秀一人
这代国师,会是徐长青吗?
这个念头只是在他心中一闪而过,随即便否定了听司马道子所说,那国师的性子,行事风格,实在是与徐长青的行事作风,大相径庭
而且天下修行人无数,排辈定字,撞车的也不少
就如天下道观之中,叫清风,明月的道童,多不胜数
司马道子带着师子玄进了正殿也没有禀告,直接进了去
道一司的大殿之中,不供道像,也不供佛像,法坛之上,空无一物,只有一个香碗,其意为供奉天地法界
但师子玄进寺的时候,第一个被吸引的不是法坛,而是法坛前散盘在蒲团上的僧人
这僧人身材短鞋眼小鼻塌,五官不正用面相来说,不要说是饱满,任谁看来,都是一副丑相
但这僧人,外相不是成年人的相貌,更不是老年之相而是稚童之相
师子玄一直以为德名满天下的寒山大师,会是一个老态龙钟的和尚没想到竟然是个小和尚
不能说是小和尚而是鼎炉不老,外相由心化传
面前的和尚虽然看起来像是孩童一般,但师子玄自然不会以貌取人
“晚辈师子玄,见过寒山大师”
师子玄上前拜见,做的是向长辈请见的礼仪
寒山大师笑呵呵,开口却是童相老声,说道:“起来,起来不必多礼”
看了一眼司马道子,说道:“我有事想跟师小友私下一说”
司马道子会意道:“好大师若是有事,请唤我就是”
说完,司马道子对师子玄账折睛,其意不明,师子玄也没看出来是什么意思
司马道子离开后,寒山大师起了身对师子玄大拜见礼让师子玄吓了一跳,连忙上前扶起,说道:“大师这是何意?”
寒山大师道:“此举当拜是多谢小友慷慨布施”
师子玄微怔道:“大师这话是何意?我并没有布施啊”
寒山大师道:“如何没有?昨天司马道友前来相告,道友所提生财之道,却是一门能然天下修行人自给自足财路虽非布施,却更胜布施让天下僧道不会因钱财之事而发愁”
师子玄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大师这话可说的我不好意思了我心中并无这个打算,钱财之事,也是我自己有所用处再说来,就算能搬得天下金山,也只会让贪婪的人更加贪婪绝不了人心贪欲金钱关,终究好要自己破来”
寒山大师点头道:“小友正解但话虽如此却大利天下僧道日后天下佛道立观建寺,也可以自家出一部分总不至于让信众全出善资”
寒山大师的话中,师子玄听出了一丝忧虑,不由问道:“大师有何担忧,不放说出来?”
寒山大师也不拐弯抹角,点头说道:“是贫僧的确是有忧虑我观如今天下寺院道观,实在太多了!”
师子玄不由奇怪道:“道观佛寺多一些,这不是很好嘛?非但是佛子道子修行之地,也可以镇压一方风水,为众生大开方便之门,这是好事啊”
寒山大师叹道:“是好事,但未必没有坏处世间事,有得有失道观佛寺,越来越多,佛像道像,越修越是宏伟,如此已偏离立像的本意”
都是修行之人,自不必多说无论道观佛寺,供奉道相,修行人拜之,都是奉敬先贤祖师而信众参拜,是为了方便修行,拜相而近法
但寒山大师如今在道一司中主掌天下佛道两家,不经意间,统计了一下天下佛道两家的道观佛寺的数量不算不知道,算起来,竟有四万一千之数,所占山林田地,不计其数而折算起修建道观佛寺,立像金身这是多少金钱?
话说回来,寒山大师忧虑的是不是没有道理?佛寺道观数目庞大,也证明了佛道两家大法昌盛,佛子道子弘法有功,这是好事啊
但寒山大师说道:“盛极必衰法根深重,普世长存,不在一时昌盛此一时昌盛,未必不是为未来留下祸因如今人心向善,心思单纯但日后呢?若有一日,生民眼见自己立身之地,耕种之田都没有,而佛寺道观,却宏伟壮大,处处可见法像金身,一座比一座高大,一处比一处多来会不会有怨言?”
师子玄闻言,神情肃然,仔细一想,点头道:“会!”
寒山大师反问了一句:“因何而怨?”
“非利己之利益无形不知不闻,但见眼前差别,自生嗔恨怨憎之心!”师子玄说道
师子玄为什么这么说?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之前说过佛寺和道观,修建的时候都不是随意修建的都是高僧大德,有道真人,择取地脉,定风水格局而寺院道观诸像开光,便有真仙佛菩萨在上面留下神识化身,也可以为一方增福增持
这样会带来什么好处呢?
好处很多
比如说,天灾较少有灾也可化险为夷一方风调雨顺,此方众生行事诸多顺利病疫少发即便发铂也会很快遏制,无形消散
这都是无形利益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
但人身鼎炉,乃肉眼凡胎对无形利益,看不见,摸不着会有人相信吗?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