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策与李瑞东早就认识,如今听说要与李瑞东老先生比武,有点为难。李瑞东是位受人尊敬的武术家,已近古稀之年,这比武打赢了打输了都不好办。
却说李瑞东听说袁世凯让他与张策比武,心里也不愿意,他到袁府实是迫不得已,勉强支应差使,不愿出头露面,他与张策又是武术界的朋友,因上心里也不愿与他比武。李瑞东毕竟老于世故。他灵机一动想出个主意,于是趋身上前对袁世凯道:“大总统,近日偶得风寒,身体不佳,择日再比试罢。张策是通臂门俊杰,人称‘臂圣’,不如让他为您表演一番。”
袁世凯摇晃着大胖脑袋道:“也好,张策,你来表演一番,让我们也开开眼。”张策见说,一点头,一招“壁上贴画”功,屏息伏于墙壁之上,久立不动。这时他猛听外面墙壁上也有呼吸之声,似乎也有人在做这“壁上贴画”之功,非常诧异。于是叫一声:“有刺客!”疾身跃出窗口,飞快来到楼下,转到楼后,见空无一人。他一招“燕子钻云”顺着窗户,来到方才贴身的墙壁外墙,猛闻得一股汗味,想必是有人方才在此偷听,这人溜得好快。
李瑞东带着一群保镖、卫兵赶了过来。张策道:“想必是来了刺客,你们快到园内搜一搜。”李瑞东带着保镖、卫兵到园内搜查去了,张策返身回到居仁堂楼上,见楼上空无一人,不禁纳闷。张策叫道:“张师长!大总统!”
袁世凯从沙发后面露出半个脑袋,哆嗦着问:“刺客抓到了吗?”
张策笑道:“李老先生带着士兵搜去了。”
张作霖从旁边的卫生间晨出来,疑惑地问:“刺客是什么人派来的呢?”
袁世凯想了想,说道:“也可能是段祺瑞派来刺探情况的,要是真是这么回事,刚才咱们的谈话被他偷听了,可要出乱子!”
张作霖见势不妙,便想离去,于是对袁世凯道:“作霖因在京还要拜会几个朋友,告辞了。”袁世凯有点依恋地看着张策道:“把你这个保镖送给我吧。我瞧他功夫不错,胆子也不小。”
张作霖有些舍不得,支吾道:“这……”
张策随机应变,说道:“我家在沈阳,家有八十岁老母,重病在身,难以离开……”
袁世凯见他不愿留下,于是道:“万事孝为先,既然你家中有事,我也不勉强你。”
张策随张作霖下楼而去。
袁世凯望着张策的背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惆怅……
提起张策,武术界无人不晓。他姓张名策,字秀林,家住河北(民国后直隶改称河北)省香河县神家马房村,其实非居东北,只因方才蒙骗袁世凯才编造出来家住沈阳的瞎话。张家很穷。张策不到七岁,还瘦得像只猴。有一年他随父亲到北京,在白云观时被韩老道看中,收他做了徒弟。韩老道把白猿通臂拳传给了张策。这白猿通臂拳形似猿猴,走步如蛇,移步落脚咚咚地颤,抡臂劈掌呼呼生风,引手捋带如古猿探臂,上步闪劈似巨斧开山,腰活如轴,肩如扇,松肩扬臂似长鞭。韩老道见张策功夫学成,又修书一封,让张策去见南京栖霞山白云寺的智能长老。智能是韩老道的师兄,专练太极通臂拳,身怀绝艺,武艺非凡。张策又跟智能长老学了几年,跺地、地裂、推墙、墙塌。
张策下山回归时,赶上南京城里举行比武大会。他纵身跳上擂台,犹如风摆荷叶,先用通臂拳中的五行掌挫败江南群英,又用太极通臂稳取塞北壮士,一下子轰动了南京城,从此,张策的名字就在武林中传开了。有一次,一个自称“花刀王”李四的人,风风火火找到正在北京游历的张策,要与张策较量刀术。双方在院里动起手来。正值初夏,二人均穿白布长衫,你杀我砍,刚战了二十多个回合,张策收势跳出圈外,笑道:“朋友,不用再比了,你输了。”
李四正杀得起劲,看张策跳出圈外,还以为他胆怯,气势汹汹地说:“咱们刚交手,你怎么说我输了?”
张策一谦虚地一拱手说:“你脱下大褂,自己看看便知分晓。”
李四疑惑地脱下长衫,一看大惊失色:原来他的长衫背面已被张策的刀削得支离破碎,但未伤皮肤分毫。这种功夫就是张策善用的“反背十三刀”,由于他轻功好,所以背后取人而使对方毫无知觉。李四自愧不如,慌忙跪倒认输。武林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一服输跪倒叫师父就前怨尽消了,对方不能记仇。张策连忙挽起李四,为他烧酒压惊,从此相交为友。
清朝时河南总督仗势欺人,他会些拳脚,自诩无敌天下,凡是知名的羊拳师,他都请进衙门较量。总督是朝延的命官,人兵有权,去比武的拳师害怕横祸加身,没人敢赢他。他以为自己武艺高强无敌手,就强迫河南一带的武林好汉,向他磕头拜师。张策听说后赶到河南开封总督府,总督见他骨瘦如柴,笑道:“你若能打败我,我还要赏你百两黄金!”说着,派人把黄金带到演武厅。
张策与总督在演武厅各自脱去长袍,张策远远地作了一揖道:“总督大人,我二人递手,我先让大人三招,以示敬意。三招过后,恕在下不恭!”
总督也不答话,运了运气,双脚一跺就如猛虎出洞,狠狠扑向张策;张策一招“飞燕穿云”躲过这一招。总督大吼一声,如雄狮吞象,直取张策咽喉;张策双腿一扭,如蛟龙腾空,又闪过了第二招。总督两招落空,五脏如焚,刹时一变身形,“嗨”地一声,亮出绝技“叠阴掌”,闪电一般从空中落下的张策死命出击;这一掌呼呼生风,手掌憋得如火炭一般。
../.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