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十余日,有消息传至长安。果不出武帝、尉迟鹰所料,南陈宣帝答允联姻,并派来使者,邀大周派员前往迎亲。
武帝闻讯,立即下旨召尉迟鹰、卓文靖入宫,又细细嘱托一番。卓文靖、尉迟鹰二人叩谢圣恩,誓言必不负重托,方才告辞而出。
回到统领府,尉迟鹰立即传召参军闻人宏,吩咐他近日自己便要奉旨远行,前往江南迎亲,军中一切事务,均由其代理。随后又传“京中十二煞”前来,将圣意略事陈述,挑选楚扬、袁伤、上官烈、西门昆仲、俞铿等六人同行。余人留在京中辅助闻人宏。
分派已定,尉迟鹰又嘱咐楚扬等六人,此番前往江南迎亲,事关国体,决非等闲。禁卫军声名在外,不可有丝毫差池。所选随行将士,要慎而又慎。众人一齐躬身听令。
第二日,太监颁下圣旨。礼部侍部卓文靖为迎亲使,禁卫军统领并大内副总管为迎亲副使,出使江南,迎娶南陈白莺公主。三日后便即动身,不得拖延。
尉迟鹰谢恩毕,取银赏了宣旨太监,便去见正使卓文靖,商议起程之事。
卓文靖官拜礼部侍郎,职位远在尉迟鹰之上。但他原是在宇护倒台后,方得武帝提拔,获此高位。饮水思源,尉迟鹰自然功不可没。闻听尉迟鹰来访,卓文靖亲自出门迎接,延入客厅奉茶,道:“此番下官旨出使,事关重大,原是心中惴惴,生恐办事不力,有负圣恩。但听到有尉迟大人同行,这心中的千斤巨石,不知不觉就卸了大半。哈哈……”
尉迟鹰笑道:“大人精明干练,是我大周股肱之臣,连圣上也素日称赞。如此说法,可折杀下官了。”
卓文靖哈哈笑道:“尉迟大人不必过谦,想大人年少高材,又蒙皇恩,圣眷方隆。此番江南迎亲,虽说不是易事,但托赖大人洪福,定会一番风顺,马到成功。”
尉迟鹰又谦逊一番。卓文靖打定主意,此人大受皇上宠幸,虽说是自己副手,但许多事却应此人为主,自己为副,若能讨得此人欢心,日后飞黄腾达,自不在话下。
三日后,诸事均已齐备。皇帝迎亲,自然非同小可。内务府筹划的聘礼极其丰盛,各式各样的奇珍异宝,古物珍玩,绫罗彩缎,民俗土产,满满地竟装了二百余辆大车。
尉迟鹰点齐三千禁卫军。这三千人一律锦衣铁甲,骏马良驹,所携刀剑兵刃,更是擦得雪亮耀目,校场内但闻铁甲铿锵,怒马腾跃,军容十分壮盛。
尉迟鹰又在大内点了二百名高手侍卫,预作公主随从护卫。三千余名将士,加上卓文靖所带随员、乐师、车夫等人,足有四千余人,一行人浩浩荡荡,沿途吹吹打打,出了长安。
一路之上,沿途官府无不小心谨慎,对两位迎亲使大人巴结奉承,马屁拍到十足十。尉迟鹰恐耽搁行程,对卓文靖道:“陛下在长安,盼望我等早有佳音回报。路途之上不宜太过耽搁,还是早日到达陈国要紧。”
卓文靖一听,深以为然,也不敢再多事逗留,催促前行。这一日,终于到了陈国边境。
陈国早已得讯,迎亲人众甫至边境,立时便有军马前来迎候,沿途护送,又走了半月,南陈官员遥指远处一座巍峨高峻的城池,道:“两位大人,那便是我国都城建康了。”
建康又曰金陵,东有钟山为屏,西有长江天险,宁镇山脉起伏连绵,环抱一侧,境内山川河湖纵横,地形险恶,素有龙蹯虎踞之称。
自汉建安以来,三国时孙权曾先于武昌称帝,随又迁都建业,亦即此地。两晋统一后,则改建业为建康。此后,又有宋、齐、梁、陈相继在此建都,史称南朝。若连同孙吴政权,史称六朝,而建康亦即成为驰誉天下的“六朝古都”。
南陈宣帝传下圣旨,命先禄大夫陈伯茂出城二十里相迎。这陈伯茂年约四十,乃宣帝宗室之人,甚是精明干练。在城外接着迎亲人众,先敬三杯美酒,以表洗尘之意。又寒喧礼让一番,邀请两位迎亲使入城。
尉迟鹰传下将令,令三千将士在城外五里处扎营,自己则带了“六煞”并二百名侍卫及一干随员,押着二百车礼物入城。建康城中百姓听说北周使臣前来迎关,街头巷尾早已挤得水汇不通,摩肩接踵,争相前来瞧热闹。
城中四处张灯结彩,高搭牌楼喜幛。锣鼓鞭炮,更是放得震天价响。尉迟鹰暗暗点头,心忖:看来南陈对联姻之事也甚为看重。约定出兵之事,就容易多了。
陈伯茂说道:“敝国国君因二位迎亲使远道而来,一路鞍马劳顿,是以先请二位在凤台园中歇息一晚,待明日再作计较。”
卓、尉二人自然称谢,随着陈伯茂到了中华门西的凤台园。此园原是梁朝鲁国公私邸,召高手匠人仿苏州园林所建,素有小狮子林之称,园中崇楼高阁,轩敞水榭,景致优雅,极尽园林之胜。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陈伯茂便登门来拜,说道今日宣帝已在光禄寺设下盛宴,为两位迎亲使洗尘接风。卓文靖、尉迟鹰闻听,急忙整衣而去。
来到光禄寺,南陈文武百官早已虚席相待。坐在主位上相陪的,却并非宣帝,而是一个身着黄袍的大胖子,戴着双龙抢珠冠,袍上绣着八爪飞龙,满面横肉,留二撇鼠须,相貌甚是猥琐。陈伯茂上前介绍:“此乃当今皇兄寿王陈樽。因敝国天子这几日偶感龙体不适,故而由寿王代为致意。”
卓、尉二人上前见礼。寿王大模大样点点头,皮笑肉不笑地道:“两位远来辛苦,这便请坐罢。”卓、尉二人却是一怔,相互看了一眼。照理说,寿王虽贵为亲王,但卓、尉既来迎亲,便代表大周天子,便是南陈宣帝在座,也应以礼相待。谁想这大胖子寿王只是点点头便算了事。
落座之后,尉迟鹰轻声道:“这厮恁的无礼。”卓文靖也摇头道:“江南礼仪之邦,怎会让这等粗俗不识礼数之人待客,倒也奇怪。”再瞧那司仪的光禄大夫陈伯茂,也是微显尴尬,显然也觉甚为失礼。
心念一转,陈伯茂举杯笑道:“王爷,今儿是本朝与北周结为秦晋之好,正是两国之幸,百姓之福。又有卓、尉二位大人不辞辛劳远道而来,理应先敬二位大人一杯。”寿王嘿嘿一笑,也未置可否。但还是端起了酒杯,文武百官也相继举起了杯。
喝了几杯,寿王道:“陈大人,可有什么助兴的?”陈伯茂陪笑道:“王爷放心,今日盛宴,怎可无人助兴,下官一切都已安排妥当了。”说完连击三掌。
大殿上立时响起一片悠扬悦耳的琴瑟之声。随着这乐声,环佩叮当,莲步姗姗,十二名美女飘然而出。她们都挽着流云般的高髻,穿着艳丽的紧身罗衣,长裙曳地,绣带飘飘。步履轻盈,姿态曼妙,宛若仙子临尘。
乐声一变,急促的鼓点声骤然而起。十二名美女犹如十二只孔雀般开始翩翩起舞,随着这乐声,她们时而轻扭腰肢,缓缓而行,有如凌波仙子。时而玉臂轻舒,翠袖微扬,又有如月殿嫦娥。时而转头动目,娇躯摇曳如风摆莲荷。时而顾盼神飞,秋波盈盈,又如出水芙蓉,无论什么动作,皆是谐和一致,节奏分明。
一曲既终,众官齐声喝采,掌声如雷。陈伯茂道:“此乃我国教坊新编‘霞衣舞‘,两位大人以为如何?”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